第(2/3)頁 牙子的話讓朱縣丞冷笑。 知縣擺在明面上的俸祿,一年只有幾十兩。 雖然沒有哪個知縣全靠朝廷俸祿吃飯,但身邊婢女頭上的珠釵都要幾十兩銀子,新來的知縣大人的確是有錢。 朱縣丞今天納第九房小妾,小妾年方二八,是方圓幾十里數一數二的水靈姑娘,朱縣丞偶然見了一面就心癢癢,托人上門提親,只給了一百兩銀子的“聘禮”,小妾一家都歡天喜地。 想想自己納個美妾,只夠新知縣家的婢女買根珠釵,朱縣丞的臉更黑了。 打發走牙子,韋主薄就笑了:“恭喜大人,今日大人是雙喜臨門呀!” 納美妾的確是一喜,朱縣丞不懂另一喜,韋主薄摸著胡須解釋道:“聽說新知縣出身大族,見慣了南方的富庶和京城的繁華,到了這西北貧瘠之地,哪里呆的長久?恐怕會想盡辦法調走,大人不必忍耐太久!” 胡典史也附和,“家底豐厚又如何,在這邊陲之地,新知縣手里無糧無兵,連縣衙的衙役都不聽他的命令,如果他老實些,我們就讓他當一段時日的空頭知縣,如果他不老實……” 胡典史話沒說完,朱縣丞和韋主薄都懂胡典史的意思,三人相似大笑。 朱縣丞今天納妾擺酒,縣衙里的文書、衙役都上門賀喜,其中應該有人知道新知縣到了,可朱縣丞不發話,縣衙里眾人沒有一個說走。 如果一個知縣的命令,連縣衙里都傳不出去,那不管有再大的來頭,都是虛的,只是掛個名分,縣里的權柄還在朱縣丞三人手里握著。 上一個知縣,就是這樣被三人架空趕走的。 這三人,誰也不覺得程卿有錢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畢竟千里當官只為財,程卿在秦安縣拿不到俸祿之外的其他收入就很痛苦了,哪有倒貼當官的做法? 朱縣丞三人笑了一場,想到新知縣在四面漏風的縣衙里枯等,不禁又痛飲了幾杯。 院子里,賓客們吃酒喝菜,也在偷偷議論著此事。 一個衙役還是挺擔心,怕怠慢了知縣以后會穿小鞋,當差久了的老油條衙役就笑道:“咱們這樣的小人物,只聽縣丞大人的吩咐,你看秦安的知縣換了幾個,朱大人卻一直是縣丞,你可別犯傻!” 去拍知縣大人的馬屁有什么用,衙役都是本地人,知縣大人調任他地可不會帶走衙役。 縣丞不挪窩,就是當地的地頭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