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偏偏是賢嬪……賢嬪是最恪守禮法規矩的人,在潛邸時,賢嬪就對當時還是王妃的皇后敬重,皇帝登基后,與皇后漸行漸遠,賢嬪多次規勸,惹皇帝不快,冷落她,她還是不改初心。 皇后不理皇帝了,賢嬪覺得是皇帝做錯了事,竟也不爭寵了。 而且賢嬪沒有說謊的理由。 賢嬪自己就有親兒子,三皇子得了長公主的支持,對儲君之位也有一爭之力。 這時候,再冒出個嫡出的皇長子,五皇子縱然沒了機會,三皇子奪嫡的路也被封死了。 皇帝心中是不信的,然而這么多年,皇帝對賢嬪挺了解。 如果說后宮中有誰能不顧親生兒子的利益,在認出孟懷謹的同時,第一時間揭破孟懷謹的身世,唯有賢嬪。 賢嬪僅憑胎記就堅信孟懷謹是皇后早夭的兒子。 那皇后呢? 母子血脈相連,孟懷謹入朝為官已有四五年時間,皇后不是第一次見孟懷謹了,是否早就懷疑,早有察覺! 皇帝多疑,在這一瞬間想了太多可能,他不信孟懷謹是自己“早夭”的嫡長子。 皇后喜歡五皇子,又不肯把五皇子記在名下,是不是早就在等著這一天? 賢嬪恪守禮法,一向最守規矩,也最聽皇后的話,如果是皇后安排的,賢嬪的確可能配合皇后演一場戲。 皇帝抬眼去看皇后: “梓潼,你有沒有話要對朕說?賢嬪說孟少卿是朕早夭的嫡長子,你是孩子的生母,你去辨認一下,孟少卿可是朕的嫡長子。” 孟懷謹掀了官袍跪下:“微臣出身寒門,不敢與皇家攀扯關系。” 皇后似乎已從慌亂中鎮定下來,對皇帝的說法斷然否認,看也不看孟懷謹。 “臣妾覺得長公主說的對,賢嬪在宮中久不與人來往,許是患了臆癥,皇兒當年在臣妾懷中咽氣,臣妾感受到他的身體一點點變涼……死而復活之事,是神怪話本里才有的故事,臣妾不信!” 皇后不信,也不承認孟懷謹是她早夭的兒子。 唯有一個賢嬪堅持說孟懷謹是嫡出的“大殿下”。 程卿覺得這樣的劇情太老套,也太過狗血。 師兄怎么可能是皇子? 如果是師兄是皇后的兒子,皇后豈會認不出來! 皇后發現兒子沒死,不想著認回兒子,卻要扶五皇子上位,這種可能性也太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