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老人,自稱是黃侍郎的家仆,一大早敲響了登聞鼓告御狀。 他不告錦衣衛抓走黃侍郎,告的是當今皇上,弒父殺兄,謀害了先太子滿門,害了先帝,竊居帝位二十多年,喊完就一頭撞死在了順天府衙門的柱頭上! 順天府尹梁啟年手上的訴狀,瞬間有千斤重萬斤沉。 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老仆人一心求死,誰也沒法讓他改口供。 當今皇帝害死了先太子,害死了先帝,所以現在有了報應。 什么樣的報應? 京里的百姓們不知道皇帝昏迷的事,他們大多數也不知道北齊的鐵騎已經攻破了西北的防線,隨時可以調整個小方向兵臨京城。 老百姓們能感受到的,無非就是京城這幾天戒嚴了,進出城門要接受的盤查次數變多時間變長。 真正知道內情的,只有官宦之家。 當然,皇帝畢竟是當著滿城文武昏迷的,如今時間過去了好幾日都沒醒,再怎么保密,這個消息已經在小范圍傳播—— 所以黃侍郎的家仆敲登聞鼓,告御狀,一頭撞死前喊的話,像“報應”什么的,圍觀的老百姓們沒往皇帝昏迷病重這件事上聯系,大家想得更多的,是這幾年大魏的不太平。 旱災、洪災和蝗災,那真是輪流肆虐。 天災之外還有人禍,這里鬧匪,哪里造反,一年到頭這天下就沒有真正太平過。 老一輩的人還記得先帝在位時的日子,那時候普通老百姓過得要好些,賦稅沒這么重,直隸以外的地界什么樣他們不知道,但直隸地區基本是風調雨順。 封建帝制,識字的權利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不識字不讀書也就不啟智,統治者還要宣傳“君權天授”,讓普通百姓不愚昧可能嗎? 不愚昧,老百姓就不好管了。 不愚昧,他們怎會乖順交賦稅,用一國的財富,去供養統治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