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義軍的規模擴大,幾個大將軍之間也有了分歧,在天王和軍師的鎮壓下,將軍們還為維持著表面的和氣。 明里稱兄道弟,暗里的競爭卻不斷,此次率兵進攻淮安城,也是趙將軍自己爭取到的機會。 沒想到在淮安損失慘重。 死了幾千士兵,還被俘虜了兩千士兵。 從淮安城搶走的財物不少,糧食卻只有一萬多石。 糧食不像金銀財寶,揣懷里就能帶上,倉促間能帶走這么多糧食,還多虧趙將軍率著一萬多殘部。 想想淮安城有那么多糧食,他們卻只能帶走一萬多石,趙將軍非常心痛。 義軍缺糧啊。 淮南多旱情不知要持續多久,義軍種不出糧食,卻要養活越來越龐大的隊伍,糧食缺口特別大。 本來他們搶掠了許多財物,是能買糧的,不過起義之初殺了許多商人,現在就算義軍手里有銀子,沒有商人敢販糧去淮南。 軍師說這事兒做錯了,殺官殺鄉紳可以,不該殺商人。 趙將軍對軍師的判斷是很服氣的,先前把商人殺得歡,現在義軍沒處買糧。 除了缺糧,義軍還缺藥缺衣,趙將軍憎惡商人低買高賣賺走了百姓兜里的銀錢,然而沒了商人在淮南地區活動,又十分不便…… 趙將軍在淮安城戰敗,正愁回淮南后不知如何向天王和軍師交待,先前放出去的游兵探子來報,說距離淮安城兩三日路程的虹縣,有兩萬石糧食,報信的游兵探子原是跟著王少將軍的。 至于王少將軍本人,為了替義軍收集物資,已不幸戰死。 “趙將軍,您要為王少將軍報仇啊!” 王少將軍是長巾軍八大將軍之一‘王將軍’的兒子,這次圍攻淮安,跟隨趙將軍出戰。 趙將軍想照顧同僚的兒子,就讓王少將軍帶著幾百游兵探查淮安附近的情況。 這本來是個極輕松的差事。 一般鄉間富戶聽到‘長巾軍’的大名就嚇得沒了抵抗的勇氣,王少將軍帶著好幾百游兵,可以在淮安附近洗劫一番,搶的財物一部分交公,另一部分由王少將軍本人收著,這樣的差事豈止是輕松,還十分有油水可撈。 可趙將軍萬萬沒想到,如此輕松有油水的差事,王家小子都能把命丟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