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派出詹田佑修筑橫跨整個華國的鐵路之前,張宗卿在奉天城簽署了一份文件。 這份文件是有關于奉天三省糧食增產計劃。 民以食為天! 只有在充足的糧食保障下,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 至于張宗卿簽署的這個文件,便是與奉天三省開墾荒地有關。 畢竟在另一世中,經過大開發的奉天三省,此時還處于原始未開發狀態之中。 如果對奉天三省的土地,進行合理有序的開采。 達到糧食增產目標,并非一件艱難的事情。 張宗卿簽署完這份文件之后,奉天三省的墾荒運動,也由此而正式展開。 作為華國最為優質的黑土資源地,奉天三省的土質極為肥沃。 雖然由于緯度原因,在奉天三省開墾的土地,最多也是只能種上一季水稻。 但在肥沃的土地上,生產出來的水稻產量很高。 而且大米的質量,也是極為優越。 在另一段歷史中,奉天三省的大米,在整個華國都是極為暢銷的存在。 而此時在奉天三省發起合理的墾荒運動。 這不僅能夠多生產出糧食,提高奉天三省百姓們的生活水準。 關鍵是在張宗卿的記憶中,華國在眼下這段時間內,曾經發生過多次大旱。 而奉天三省如果能夠有足夠的儲糧。 那張宗卿就可以大力調撥奉天三省的糧食,對大旱形成饑荒的地域進行支持。 從而避免因為大旱,而造成因絕收、導致饑荒、死亡的問題。 那對于華國百姓而言,無疑是邀天之幸。 為此,張宗卿不得不未雨綢繆。 否則即便是倭奴國的小鬼子們,沒有打進華國。 華國可能也會因為歷史上的那場大旱,而出現內部崩潰的情況。 張宗卿自然是不會讓眼下這段歷史,再出現另一段歷史中,曾經出現過的悲劇。 唰唰唰! 張宗卿在批準文件上,很快就簽好了自己的名字。 從華國各地投奔奉天三省的大學生們,將分批次下鄉、他們將以專業的知識指導奉天三省的農民,開展科學合理的墾荒活動。 同時,張宗卿從軍火交易之中獲得的利潤里,直接抽取了一千萬大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