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京城,大佬云集。 因為奉天三省提出的聯合府意見,再加上海山關一戰中。 奉軍大出風頭,所以燕京城此時處在幾方勢力的聯合控制之中。 而聯合府的提議,也被幾方勢力的認同。 所以蓀先生從南方乘坐商船北上,準備與幾方勢力討論關于聯合府的組建事宜。 對此,整個華國也是興奮莫名。 多年來的戰亂,已經是讓華國國民忍受夠了這戰爭。 對于華國民眾的期待,張宗卿也是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因為張宗卿知道,心懷鬼胎的各方勢力。怎么可能組建出一個可以控制整個國度的聯合府? 形如散沙的聯合府真正建立起來的話,各方手握兵權的軍閥,也會對聯合府發布的命令陽奉陰違。 華國依然是處于戰亂之中。 而之后,野心勃勃的倭奴國也通過奉天三省為跳板,發動全面的侵略戰爭。 可以說,留給華國的時間很少,所以張宗卿想改變歷史。 就必須分秒必爭。 只不過燕京的會議,注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尤其是當蓀先生病逝燕京城之后。 雖然是這樣,但張宗卿自然不會讓其他勢力如意。 他不管利用什么籌碼,什么手段。 都會奪得最大的利益,為華國的抗戰做準備。 尤其是燕京城,這個幾乎是聚集了華國最優秀人才的地方。 燕京大學、華清大學,京北大學…… 像這些大學,都是華國人才的搖籃。 而奉天兵工廠,奉天三省的各種改組,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來到燕京城的張宗卿,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華清大學、京北大學、燕京大學等一眾大學學子,一車一車拖回奉天三省。 可以說,張宗卿最眼饞的就是這批高素質的人才。 別說是這些人才,就是一些高中生、初中生,張宗卿也是眼饞的緊。 誰讓這些學生識字呢? 用這些學生當教員。 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國民的識字率,對奉天三省的實力發展幫助巨大。 不同于其他軍閥,張宗卿看到的東西很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