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憫農海圣-《儒神在上》
第(1/3)頁
既然沒有太多的要求,那么無論寫什么類型的詩賦都可以了。
蘇毅沉思著到底該寫什么樣的詩。
按內容分類,古詩可分為花間詩,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等等。
其中,花間詩流傳最廣,也最受貴勛子弟青睞。
蘇毅對這些詩沒有特別的看法,不管是花間詩也好,亦或者其它的詩也好。
只要內容好,能夠讓人積極向上,就是好詩。
蘇毅想了想,最終敲定了一首詩。
這首詩叫做《憫農》。
不管是華夏古代,還是這個世界的古代。
農業都是基礎。
只是,剝削無處不在。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大學生,而且還是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對于農民種地的辛苦與不易,一清二楚。
蘇毅提筆快速寫下了《憫農》這首詩。
既是對農民辛苦勞作的贊美。
又有對農民的尊敬之意在其中。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寫完這首詩之后,蘇毅便將筆放下。
等待著考試結束。
兩個半時辰很快便過去了。
試卷收上去之后,蘇毅在考間之中活動了一下,吃了一些東西,到了末時一刻的時候。
第三張試卷發了下來。
第三張試卷上面就一句話。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義”。
這是《大學》第一章第一段話。
其實用現代話理解,這一段話倒也不是特別的難理解。
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可是科舉考試的時候是不能這樣寫的,別管是縣試也好,府試也好,鄉試也好,亦或者是后面更高的會試,都會考到經義,字數是有要求的,而且寫作也有要求,雖然不像八股文的要求那么嚴格,但那也是相對而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温州市|
察哈|
奇台县|
剑阁县|
耒阳市|
自贡市|
商洛市|
祥云县|
拉孜县|
元谋县|
高安市|
酉阳|
东方市|
临湘市|
隆德县|
祥云县|
上高县|
三台县|
乐东|
乌什县|
都昌县|
阜新市|
嘉义县|
松滋市|
灌阳县|
方正县|
施秉县|
金山区|
景德镇市|
郴州市|
河源市|
福海县|
宜城市|
原平市|
永川市|
北海市|
西畴县|
天祝|
苏尼特左旗|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