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估計是當時那些個太監和侍衛們想趁渾水摸魚,把象牙涼席裹雜在其中帶出宮。 結果沒成功,也就幸運的保留了下來。 這張象牙涼席跟故宮里珍藏的那一張款式,尺寸和樣式完全一模一樣,這肯定是雍正睡過的。 這樣奢華奢侈到了頂點的奢侈品,也只有雍正才用得起。 這在《起居注》里,也是有明確記載的。 象牙本身是含水份的,但是,象牙也是最怕水的。 這樣珍稀的稀世絕寶大雪天被無知的老板大媽毫無保護的放置在雪地上,導致象牙涼席吸了雪水之后,通體膨脹,變形嚴重。 這些情況,看得金鋒都咬緊了牙。 現如今的網絡非常的發達,老百姓和國人們的收藏意識也非常的高。 按理說。這種驚天大漏是絕對輪不到金鋒來撿的。 但是,國人們的眼力界卻是沒有隨著收藏熱的上漲而有絲毫的上漲。 很多國人們和底層大眾的玩家藏友一門心思的去追求瓷器字畫和青銅器,卻往往忽視了自己身邊最常見的東西。 這些東西其實你仔細的發現,去尋找,總會有收獲,但卻沒人認識。 這就是知識面的缺乏所導致,驚天大漏從自己手里溜走。 這,怪不得誰,只怪自己。 象牙涼席保存還算完好,但受損情況也不容小覷。 金鋒立刻取來了細毛牙刷,輕輕的蘸上熱水,將象牙涼席上的污垢挨著挨著清洗干凈。 再把毛巾扔熱水中徹底浸濕,擰干之后,慢慢的進行第二步清理。 這張象牙兩席周圍的錦緞和背后的蜀錦是后補的,蜀錦和錦緞出自本省,看樣子也是很有些年頭了。 通知這些錦緞和蜀錦的樣式和針法。金鋒大致也推斷出這張象牙涼席的出處。 那就是在抗戰的時候,錦城作為最后的大后方,當時云集了全國各地的富豪名流們,這張象牙涼席就是在那時候被富豪名流們帶入錦城。流傳下來。 二次清理之后,金鋒迅速將象牙涼席拭干,再用最好的葡萄國海島棉毛巾將象牙涼席干抹了一遍又一遍。 剪刀將早已破爛不堪的蜀錦和錦緞全部剪掉,只留象牙席本身。 做完這一切之后,金鋒再把象牙涼席翻面,繼續前面兩步的清洗和清理。 跟著,金鋒取出來專用的硅油給象牙席上油保養,最后把油脂全部清理干凈。 這才算告一段落。 打開烤火器和加濕器。讓溫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濕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五,等待象牙席自己慢慢的收縮。 跟著做了一個簡易的軟盒出來,等待象牙席收縮之后,再裝盒,一切就大功告成。 象牙涼席,本身就屬于超級奢侈品,在雍正時期。集合了整個神州的財力物力和超高水準的工匠,也僅僅只做了八張出來。 到了乾隆的時候,那么有錢那么敗家的乾隆皇帝都舍不得做一張,而是將就那八張象牙涼席湊合著用,可見在當時,這種涼席珍貴到了什么地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