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任何反對勢力,在始皇帝屠刀下,都將化作灰飛,馮去疾便是最好的例子。 “秋兒,馮氏一門雙侯,皆位皆三公,結果怎么樣?” 甘貴語氣幽幽,朝著甘秋:“咸陽宮的那位,不在乎老世族的不滿與反對,只要不滿不宣諸于口,只要反對不會付諸于行動。” “不光是始皇帝不在乎,秦法也一樣,但是,一旦付諸行動,馮氏一族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馮氏一脈對于大秦勞苦功高,這才有了馮劫一支安然無恙,但是,你覺得我們甘氏有什么?” 深深的看了一眼甘秋,甘貴嘆了一口氣:“你記住,你給我牢牢記住,我們一脈,早已物是人非,已經沒落了。” “甘氏一族,經不起大的折騰了……” …… “哐……” 甘貴摔了一下門走了,只剩下甘秋一個人在書房之中發呆。 甘秋雖然不如甘貴,但是一件事情的好賴,他還是能夠分的清楚的。 始皇帝以雷霆之勢,拔除馮氏一脈的凌厲手段,也讓他感覺到了罷官一事,是多么的荒唐。 他們與始皇帝之間,相差太遠,根本沒有可比性。 …… 這一刻,治粟內史官署人聲鼎沸,一夜蕩平老秦世族的阻力,朝廷的政令推行極快,經濟十署參與接受錢糧。 其余各署,負責丈量土地,按照肥沃貧瘠的程度一一記錄在案,由于事發突然,而治粟內史官署人手本就不足。 一時間,治粟內史鄭國與國府協調,從朝廷各大官署之中抽調人手,組成丈量隊伍,兩人一組,奔赴于咸陽各處。 由于一大批辭官官吏的再一次歸位,朝廷的運轉再一次恢復了正常,仿佛連一絲波瀾都未曾發生。 …… 治粟內史官署之中。 帝國雙相,廷尉畢元,咸陽令蒙毅以及治粟內史鄭國,大田令左爭都在其中。 “治粟內史,咸陽城中的田地需要多久可以丈量清楚?”最終還是左相王綰打破了安靜,他清楚這件事宜快不宜遲。 只有以雷霆手段平息關內郡,才能對關中各郡出手。 “左相,如今各官署人手抽調,治粟內史官署之中人手充足,而咸陽城雖為帝國都城,但終究不是一郡之地。” “三日之內,便可以完成最后的丈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