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不是政見之爭,而是治國理念之爭。 涉及根本! 這樣的爭論在曾經的大秦也上演了一場,在櫟陽宮,商君衛鞅一人獨對整個朝廷百官。 儒家崇尚王道,在于人治,法家崇尚霸道,在于法治。 而如今朝堂之上,以淳于越為首,便是儒家的信徒,而以李斯為首的,便是法家的衛士。 諸子百家在朝堂之上爭鋒,一直引為驕傲,但是這正說明一個國家的不成熟,一個成熟的國家,必然是學說,派別都只能屈居國家之下。 放眼江山八萬里,國家至上,民族至高,皇帝至尊。 …… 帝座之上,嬴政高高在上。 一直以來,他從未想要過改變大秦帝國的政治理念,但是他當融合了李康的記憶,方才突然發現,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也不是大秦帝國真正想要的! 大秦帝國有秦法,秦吏應該是以秦法為信仰,特別是廷尉府,國正監,這是大秦帝國的法檢系統,只有信仰秦法的人,才能擔任。 嬴政心里清楚,信仰秦法,與信仰法家是兩個概念。 李斯等人信仰法家,只是以秦法為手段,這與他的設想差距太大。 這一切,都需要改變,從根本之上發生改變,只是這一切都需要放在后面,一步一步來。 當下,最重要的便是讓天下國人百姓耕者有其田,從而化解大秦帝國內部最大的危機。 只有化解這一危機,剩下的便可以慢慢改變。 一念至此,嬴政將心中的念頭放下,看著群臣語氣冷肅:“今日主題便是如何處置土地兼并,以及各郡縣老世族等勢力以密約的形式購買黔首土地一事。” “諸位愛卿若有好的對策,便提出來,在咸陽宮之中共同商議!” “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