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常大爺接過,掃了一眼。 瘦子遞上筆。 我正要逐一跟常大爺說明每一個問題的內容,就像之前跟其他老年產權人說的一樣,沒想到常大爺將柜子上的東西一推,趴在那空出來的角落,刷刷刷就填寫起來。 我要說出口的話卡住了。 “這個,常大爺啊,調查表是我們拆遷辦重要的工作指向,接下來拆遷工作都要參考這個來,您……”瘦子說道。 “我知道,我知道。你放心,我填什么,到時候就怎么做?!背4鬆攽吨?,已經寫到了調查表的最后。 我就看他瀟灑地在“您對此次拆遷還有什么想法?”下面寫了個“無”,又瀟灑地將調查表和筆還給了我們。 調查表的問題設計得很巧妙,內里蘊藏了很多暗示。 比如前8題,詢問產權人的基本信息和他們對工農六村環境的評價,在選項上,當然是羅列更多缺點,有意引導他們對工農六村目前居住環境的不滿,接下來詢問“是否愿意拆遷”,下面兩個選項,“是”和“否”,針對“是”和“否”,又會設計出不一樣的問題,在選項中對產權人進行各種引導。 這套調查表據說是五六年前某個省份拆遷辦的一個組員設計出來的模板,那位組員家里面有親戚是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指點了他幾句,就好像傳授了一套絕世功法。具體是真是假,那當然不可考證,效果如何,也無法評定。 我看著,其中暗示是有,但要說高明到達到催眠效果之類,那就是胡扯了。 拆遷辦對所有成員進行的培訓中也有心理學方面的小技巧培訓,作用多少,同樣難說。 畢竟,拆遷的過程很漫長。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盯著每個產權人給他們洗腦。拆遷辦的工作人員更不可能有黑貓那樣的能力。 不管這調查表能起到多少暗示作用,這其中的內容不是誰一拍腦門編出來的,也不可能出現“選不出來就選c”這種迷之幾率。 我看著常大爺遞回來的調查表,那上面整齊一列的勾,有點兒無語。 “大爺,我們領導可是要看的啊?!笔葑用榱搜郏D頭沖常大爺擺出了一張苦瓜臉。 全選第一項,這和考試交白卷有什么區別?考試交白卷,倒霉的是學生。但到了我們這兒,這白卷交上去,挨批的肯定是我們這些監考老師。 我沒像瘦子那樣表露出情緒,只是放下了手,定定看向常大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