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彭冬圓的出現和離開對我們三個來說,只是一個小插曲。 我們這次出外勤,主要是跑幾個工農六村的老人家里面。他們或者因為水管的關系,或者是早在這之前就搬離了工農六村,房子租借出去,產權還在手上。拆遷的事情自然要找到他們,而不是現在住在房中的租客。其中幾個年紀大的,也不可能特地跑到工農六村的居委會來填調查表,要做網絡調查,他們也玩不轉電腦,只能我們拆遷辦的跑一趟。 我在出發前就想過,這其中會不會有和周主任類似的人,知道青葉的事情,搬出工農六村,就是因為知道什么,但在跑了兩家人家后,發現情況還真和周主任的狀況類似,但不是知道青葉,而是他們身體不好,年紀大了,眼花、耳背、反應慢,有家人在旁邊,填調查表的過程也很艱難。 至于他們的家人,根本沒給我機會提一提青葉,他們都對拆遷的政策很感興趣,還問得特別細致,總是拿某某區、某某省的拆遷來舉例,問能不能拿到那么多。 這方面,拆遷辦早有培訓,我們三個也算應答如流。 意向調查,除了那份調查表,這樣的交流就是這一階段工作的重點,先一步跟這些產權人、家庭成員介紹政策,分析利弊,就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引導,讓后續的補償方案更容易貫徹實行。同時,也是讓我們這些工作人員對對方進行摸底。除了如王大爺那樣要求特殊的,拆遷最重要的補償方案確定,說低端點,和買東西討價還價差不多,說高端的,那就是商場談判了。法規政策是大框架,具體細節,都是可商量的,預估好對方的心理底線,到時候洽談起來更容易掌握主動。當然,拆遷辦也可以完全照章辦事,該多少多少,可那樣一來,矛盾就會層不出窮。本來一個“張家不要現金補償款,換個朝南的好房子,李家只要現金補償款,不需要房子”就能解決的事情,很可能變成“張家嫌棄房子不好,李家嫌棄錢少”,兩家都不滿意的結果,到時候拆遷辦免不了被指責、埋怨。 我將青葉的事情放到了一邊,專心應付這些產權人的家庭,幾天時間就很快過去。 從現在開始,工作日是沒機會偷閑了,我只能在周末看一看青葉的檔案。 ———— 事件編號015 事件代稱:尿路感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