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們不想要買到一些特別的商品?!? “這個你們不用忌諱,東西不是擺在這兒的。他們死在客廳里面,東西都在那邊的房間?!? “能看看那個房間嗎?” “可以?!? 噠、噠、噠…… 吱呀—— “就是這里。這里還有代購的其他東西。你們可以看看有什么需要的?!? “嗯,沒什么我們需要的。那兩只泰迪熊,我們能拍照嗎?我們要回去商量一下。” “這個……” “不方便的話就算了,我們現在檢查一下有無瑕疵,過幾日給您答復吧。” “行。” …… 排除許愛嫌疑。 2015年3月26日,聯系到周媛丈夫田明春。音頻文件08920150326.wav。 “我對那只玩具熊沒什么了解。我只知道,那是我丈母娘留下的遺物,一個親戚送的,好像很貴。她娘家比較時髦,有好幾個親戚出國了,作風、喜好有點兒像外國人。那只熊,據說是我丈母娘出生年份制作出來的,有點兒紀念意義。大概就跟我們送生日時候的郵票一樣吧?!? “您在您太太死后,將那只熊賣掉了?!? “嗯。是賣給我一個朋友的女兒了。她喜歡這些。我看到過我朋友拍的照片,小姑娘抱著一堆熊。我那時候正好在處理我太太的那些遺物,就給她了。本來也沒想要錢,送她的,我朋友知道價格后,硬給了錢。你們要是想要問我買熊,我這邊沒有了。我們家也就那一只?!? “那么,能問一下您兒子的事情嗎?” “什么?你這是什么意思?” “我們其實是報社的。這是我們的記者證。最近有一個1·16拐賣兒童團伙被逮捕的消息,您有聽說嗎?這個團伙犯案時間很久了。您兒子走失,或許就是他們所為?!? “他們的活動地點不包括這里吧?” “這只是警方的初步調查結果。能說說您兒子走失的事情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