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車駕便緩緩而過!車隊從大街上穿行而過,卻依舊引起了很多百姓的注意。 “嗯? 這不是李凡大人他們的隊伍嗎? 這是去哪兒?” “不知道……”“怎么連輜重車都跟著走了,不會是要離開我們豫州了吧?” 看到這一幕的百姓們都是議論紛紛。 但是沒有人確切地知道李凡要離開的消息。 畢竟,李凡就連康遜白都沒有通知。 因為他不想把動靜弄得太大,安靜的來,安靜地離去即可。 不多時,他們就已經越過豫州城的城門,走出了古老的城池。 李凡揭開窗簾,回頭一望。 他的眼中,也有無限感慨。 三個月的時間,在這里,他殺人如麻。 也是在這里,他與那些百姓并肩戰(zhàn)斗。 “血腥和仇恨,我李凡一力承擔,只希望這片大地上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許多年……”他喃喃著。 實際上,在李凡的認識之中,王朝之所以會不斷更迭,反反復復,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都會相互傾軋。 一個鼎盛的王朝,在太平時期,看似風平浪靜,但其實人與人之間正在劇烈地分化。 有的人從普通人變成了有錢人。 有的人變成了手握大權的官僚。 更多的人則是留在底層,但處于王朝上升期的時候,上層把肉吃光了,也能分到一口湯,所以整個帝國都會顯得和諧繁榮。 但階層分化之后是固化,固化之后便是吃人,割韭菜。 那些好不容易占據(jù)了社會有利位置的利益既得者,會通過各種手段,來阻止底層的人和他們競爭。 比如說,沒有京都的房子,就別想留在京都,而不能留在京都,底層百姓就無法獲取帝國的巨大利益,甚至連子女等,也別想享受到京都的教育水準。 全方位的傾軋之后,底層將再無翻身之日。 彼時彼刻,恰如帝國的今時今日。 而那些占據(jù)了社會上層,吃光了各種資源的權貴、大族等,通過各種手段阻遏了底層與他們的競爭,便會躺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睡大覺。 他們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再有競爭的動力。 于是乎,底層人民沒有機會,上層躺著不動,社會便進入了停滯。 停滯之后,帝國將很難有新的發(fā)展。 沒有新的發(fā)展,但權貴們卻又有不斷增加自己利益的需求。 這個時候,他們就只能對底層百姓動刀了。 文明的,用消費主義來洗腦底層百姓,讓他們買買買,粗暴的,直接逼迫底層百姓用血汗錢,去兌換生存的必需品。 最壞的時代便會到來。 王朝周期率,雖遲但到。 藏在王朝周期率之后的,是人性。 人性貪婪,今天大家都一窮二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總有人能夠脫穎而出爬上去。 那個人是你,也許是我,還有可能是他。 但無論誰上去,都會是一樣的結果。 除非那個爬上去的人,是圣人。 否則,他一定將你,我,他,吃個干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