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到那塊石頭了么?” 這個時候,李凡卻是朝著陳有廷等人開口。 陳有廷臉色有些發白,但還是點點頭。 “國恥石,記錄著的是二十六年前那場恥辱的戰爭。” “但是,在史書之中,會詳細地記載著,泰安帝和當年的太子、百官被擄走,會對這樣的事件飽含惋惜。” “但是,史書不會記載死在那一戰中的無數羲京百姓。” “或許,那些更加凄慘,連命都沒有了的百姓,只會在史書之中,匯聚成一兩句,胡人燒毀房屋幾何、屠殺百姓幾何。” “那些百姓,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生命,并不比今天在這大殿上的任何人卑賤。” 李凡微微笑了笑,道:“想一想豫州路上那些你們看到的百姓,想一想在這羲京中那些活生生的人。” “有的時候,把自己的得和失忘記,把他們的笑臉和苦難記得深刻一些。” “然后,為他們說一些發自肺腑的話語。” “來這里,僅僅為他們說一些話,把目標轉換一下,你們會平靜很多的。” 李凡的話語,讓深深陷入了巨大壓力的陳有廷三人,都是微微一怔。 殿試,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人生最重要的節點。 成敗,融入。 一聲寒窗苦讀,誰不是為了光宗耀祖,誰不是為了平步青云? 誰不是為了實現人生的理想? 當面臨命運的重大抉擇落在頭上的時候,任誰都會緊張忐忑。 而當他們遲遲不被召見,面臨著周圍士子的異樣目光,他們的內心,承受的壓力無比巨大。 但現在,李凡告訴他們,忘記個人的得與失。 把這場殿試,當成一場單純的發聲。 為那些豫州的百姓發聲,為這羲京中的活生生的人發聲。 陳有廷思索著,自從跟隨李凡之后,他的心境就在被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不知道什么時候,豫州路上的一張張臉,早就讓他無法忘懷。 是啊,自己的內心,不也是想著,為官之后,讓那些百姓不必吃得飽一點,穿得暖一點,不必再被官員豪紳壓迫著跪下么? 既然心中為民,又何必在乎時候? 現在,或許就是最好的時候。 他們忽然都想起了李凡此前送他們的那句話:不忘初心。 他們三人的目光,在溫熱的陽光之下,忽然都變得堅定起來。 也就在此時,森嚴的大殿之中,一聲高呼終于傳來:“揚州士子陳有廷入殿殿試!” 陳有廷入殿殿試!滿榜士子,已經只剩下李凡四人。 而第一個進入的其中的,卻是陳有廷。 “學生去了。” 陳有廷朝著李凡行了一禮,而后,深呼吸了一口,一步步,沿著白玉階梯,終于走到了那知恥殿前。 他邁步,走了進去。 當走進大殿的時候,百官的目光都朝著他看來,陳有廷感受到了那些目光中懷著的質疑、冷嘲、否定、嗤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