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凡和他們交談了許久,了解到三人如今狀態不錯,而且,有李凡帶領他們途經豫州的那些經歷為基礎,他們看問題的深度,明顯遠超同齡人了。 李凡滿意而去。 ……時間飛逝。 省試,終于到來!無數儒林士子,天下讀書人,他們都將在這一天競爭改變命運的機會。 省試的地點,在羲京太學中。 羲京太學外,甲士森嚴!車馬停了無數,大街之上,一個個帶著期待忐忑之情的士子,都是聚集于此。 小六子駕車而來,看到路上無數的士子,小六子不禁感慨了一句,道:“爺,你說每年能考到功名的,終究只有那么一些人而已,天下的這些讀書人,真是太辛苦了些,你看前面,我還看到一個五六十歲,頭發都灰白的,還在趕考呢。” 李凡笑了笑道:“科舉,如鯉魚躍龍門,有人贏,就一定有人輸,無可奈何的。” 不多時,他們就已經抵達太學門口。 李凡下了馬車。 “那就是文圣李凡!” 他剛剛下車,正在等著太學開門的諸多士子之中,就有人開口。 頓時,周圍無數人都是朝著李凡看來!“這就是文圣李凡? 天,他居然還要和我們一起考試?” “對,李大師功名還只是個解元呢,不過,對他來說,這場考試,只是一個流程罷了,以他的才力,恐怕會元跑不了了。” “沒想到他居然這么年輕,與我們同齡……年紀輕輕,卻已經名滿天下、文道無雙,真是讓我們慚愧啊!” 無數人議論著。 毫無疑問,如今的李凡,對整個士林來說,都是一座真正的高峰。 縱然是最桀驁不馴的才子,此刻看向李凡的目光之中,都帶著復雜之色,崇敬、羨慕、自怨自艾等。 “考生入場!” 沒有等多久,一聲高呼響起。 天下的讀書人,宛如潮水一般,涌進了太學的大門之中。 李凡和陳有廷等步入其中,卻見在進入的正院中,有著一面巨大的石質屏風,在那屏風之上,乃是一幅石刻。 石刻乃是一番天寒地凍的場面,在天地一白中,長城蜿蜒盤旋在銀蛇蠟像之上,江山蒼茫,幾點寒梅灑落。 縱然是石刻,整幅畫面也是極具沖擊力,僅僅是看一眼,就讓人仿佛置身于長城之上,世間風景頓收眼底,一種俯瞰山河之感油然而生!周圍的士子最多看上一兩眼,沒有多管,但是李凡看去,卻是心中閃過一抹疑惑。 因為,當他看到這副畫面的時候,內心居然油然想起了那首詩:《沁園春·雪》。 “善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這句詩的意象,仿佛都已經展現在這時刻之上了。 是畫技太高超了么……是巧合還是其他? 李凡心中閃過一抹疑惑。 他朝著作者處看去,卻見作者的名字處,卻有一處缺損,只能看出“圖留”二字。 圖,應該是作者的名? 缺損的,正是其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