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玄字號第十八號館所,比起地字號,自然差了許多。 但是李凡并不在乎,對于房子,他一向的標準就是能住就行。 不求奢靡。 “要不了多久,就要開始省試了,我這里還有些文章,可以給你們作為參考。” 李凡召集了陳有廷、顧仁、張士懷三人。 他從系統中兌換了一堆的精妙文章,都是華夏科舉省試中涌現的,可以說在應試上,是最標準的參照物。 “文章,只能吸取其寫法、遣詞造句等,正所謂文以載道,用文字表現出來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李凡告誡道:“你們都出身微末,應該對百姓之苦,有所體會,在豫州之時,你們也見到了百姓和官員之間的齟齬,所以,都應該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想法。” “文章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切記。” 直接給陳有廷等人那么多精妙文章,固然是速成之法,但這種類似于“題海戰術”的方式,也容易讓他們成為書呆子,忘記了思考。 聞言,陳有廷等人都是凝重地點頭。 他們隨即開始了苦讀。 當夜,關日初卻是忽然前來拜訪。 “李兄在么?” 他在館所外發問,李凡走了出去。 “李兄,可否得空? 想請你喝酒。” 關日初開口,大概是極少請人喝酒,所以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李凡意外一笑,道:“關兄好雅興,那就走吧。” 不多時,兩人就已經到了城中,找了一家上好的酒樓。 兩人坐下,關日初頗不熟練地點了許多酒菜,又問李凡有何想吃的,李凡只是笑吟吟地道:“夠了。” 不多時,小二已經上了酒菜。 “關兄今日如此雅興,莫不是吏部述職,前途有望? 所以慶祝?” 李凡給關日初斟酒一杯,笑著發問。 但聞言,關日初卻是嘆息一聲,搖頭苦笑,道:“不瞞李兄,今日在吏部……簡直是將諸多官員都得罪死了。” 他隨即將在吏部的述職說了一番。 原來,在吏部述職的時候,吏部有小吏暗示述職者,給予銀錢孝敬孝敬,其他述職者都是欣然給了,但到了關日初的頭上,他卻是混勁發作,痛罵那小吏,還要求吏部處置之,但得到的卻是吏部官員不冷不淡的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