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學大門打開。 四面排開了帶刀的侍衛,氣勢森然地站著,充滿了壓迫感。 揚州太學的副館長周不疑,帶著陳清揚等人,走了出來,面對無數的考生,他高聲開口,道:“鄉試規程,早已布告四方,想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如果膽敢在這考場之上,作奸犯科及舞弊者,本朝刑律重罰不貸,望諸君知悉!” “請依序而進!” 頓時,諸多考生,都排隊緩緩朝著太學而去。 “周兄,今年的考生,可真多啊……”看著無數的考生,一頭白發的陳清揚嘆息了一聲,他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學生。 盧從清,羅成斌!這兩人,本都是他的得意弟子,卻在東林郡的館試之中,徹底栽了,現在都還在大牢中關著呢。 想到這里,他的目光就忍不住在人群中尋找,尋找那個毀掉了他兩個弟子的考生!終于,他的目光找到了那個青年。 李凡。 李凡正帶著陳有廷等人排隊入內。 “陳兄,要有心胸。” 周不疑卻像是看透了陳清揚,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太學,只忠于天子,忠于朝廷,咱們讀圣賢書,不可常懷怨憤。” 陳清揚終究只是一嘆,道:“周兄說的是,陳某又怎敢有怨憤? 此子才華,堪稱百年難得一遇啊!” 周不疑頗為欣慰,自己的這個老朋友,好歹還沒有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走吧,這一次來揚州的閱卷主考官也不知是誰,還得明日才下榻太學,咱們可得去準備準備迎接。” 說著,帶著陳清揚轉身而去。 到了鄉試這一級,閱卷考官,就已經不在是揚州的本土人,而是朝中指派,而且,過程都十分保密,只有考完次日,主考官才會到每一州的太學中閱卷。 在此之前,則是朝廷太學中的監考官前來,與各州太學一起監督紀律,避免有人舞弊。 諸多考生,都按照自己的序號,找到了考間,李圖也和陳有廷等人一一分別。 他進入了自己的考間之中,考間中十分簡潔,桌上擺著筆墨紙硯,旁邊有著一臺小小的沙漏,那是用來幫助考生計時的。 此外,還有一個用火漆密封的信封。 在考間外,隔不遠,就有一個帶刀的侍衛站著。 可以說十分森嚴!“鐺鐺!” 又是兩聲敲梆子的聲音,傳遍了考場。 李凡這才動手,拆開了信封。 他掃了一遍,看到題眼,隨即是一笑。 “以當世之弊,試言變法之要。” 變法!不愧是鄉試,題眼已經很大了。 不再是館試那種論述“學習”之類,而是要求考生能縱觀全盤,知曉民生,并且有自己的主見。 但李凡卻只是一聲冷笑罷了。 文章題眼,雖然要求是陳當世之弊病,言變法之要,但出題人的用意,卻絕是真正的想要某一個士子,提出驚天的計策。 出題人想要考察的,是士子是否明晰朝中最新的政見。 關于考試做官這件事,你怎么想不重要,怎么出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寫下來的答案,是否符合最新的“精神”、切合最近的“方向”。 簡而言之,你想入朝做官,那我便借科舉,看看你思想是否與朝廷保持一致。 所以啊,這題目,哪個愣頭青真的狂書當世弊病,那是找死。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天子當今推行政事的方向。 什么呢? 吏治!天子想要改善吏治久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