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一旦出名了,各種采訪相繼而來,有美國的,有香江的,有日本的,也有大陸的,尤其是香江和日本以及大陸三地,多家知名媒體紛紛致電icq行政部,希望能夠為徐新蓉進行專訪。 不過來的最快的還是華爾街日報,在雅虎頭條上面公布icq美國這邊24小時注冊賬戶突破16萬,日本注冊賬號突破29萬時,華爾街立即安排了駐圣何塞的記者前來icq采訪徐新蓉。 華爾街日報比很多人都看好icq的發展,甚至他們已經準備把icq冠上又一個雅虎的稱號,這家公司將再次上演雅虎曾經的奇跡。 這樣的場合李宇航等人自然不會出面,這家公司徐新蓉才是總經理,明面上,李宇航與其沒有任何的關系,也只有徐新蓉是這家公司的掌舵人,也才更有利于這家公司的發展,要知道徐新蓉現在可是香江籍。 在徐新蓉辦公室,華爾街日報除了一男一女兩位白人記者之外,還有著一位黃種人,通過介紹之后,徐新蓉才知道對方和自己一樣,都是中國人。 不過只是一報社的記者,她除了記住這人叫李言鴻之外,并沒有太過在意。 而此時年青的李言鴻為只是把這次采訪當成一份工作,他本來是華爾街日報的技術性人員,只是因為這次采訪的這位是國人,因此才會派他前來。 在美國幾年時間,他內心非常明白,雖然都是同一國家的人,但是大陸、香江、還有寶島在這邊的人員之間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由于消息不對等,李言鴻把徐新蓉當成了一位在香江成長起來的人員。 在采訪末尾,這白人女記者詢問道:“徐小姐,icq起步比雅虎還要驚艷,不知你們是否考慮過公司的上市?” 徐新蓉微笑的回應道:“說實話,我也為我們公司取得的成績感到震驚? 你們也知道? 我們公司剛剛創立沒多久,之前還在考慮公司能不能發展下去? 根本就沒有考慮上市的問題。 當然? 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公司上市是每一位創業者的目標? 我們也不列外,若icq真的有能力在納斯達克掛牌? 我們自然不會放過那樣的機會?!? “非常感謝徐小姐在今天接受我們的專訪? 也祝愿icq早日掛牌納斯達克,到時候我一定購買一些icq的股份。” 在送走華爾街日報記者之后,徐新蓉立即把采訪的情況向李宇航做了一個簡單的匯報,順帶提了一下那位李言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