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他們能夠從這些人當中,找到大部分球隊的當家球星。 訓練營崛起之后,CBA球員的實力普遍提升。這兩年外援在CBA混的越發艱難了,完全看不到外援以一己之力得高分的情況了。這賽季CBA的得分榜,前十全都是國內的球星,得分最高的外援排在了第12位。 這樣的情況,讓國內球迷的民族自豪感飆升。 現在看到了自己所支持的球星進入了國家隊,雖然二隊、三隊,但是他們也是跟著與有榮焉。 不過,也有人擔心二隊的陣容打斯杯會不會無法奪冠,還有三隊,很多都是小球員,萬一亞運會丟冠了怎么辦? 高明對此一點都不擔心。 一隊打世錦賽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除非美國隊精心組建夢之隊,才有的一打。當然,也只是有的一打而已,美國隊想要贏球,還是很困難的。 沒辦法,一隊里面有太多的bug級球員,隨便拿出來一個都會讓美國隊頭疼。 二隊打斯杯的確不是很保準,但是要知道斯杯是中國主辦的,如果中國一直霸占著冠軍不撒手的話,那么對于斯杯的發展沒有半點好處。只有競爭激烈,才能促進斯杯的繁榮,只要每個幾年確保一下冠軍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年都奪冠。 三隊打亞運會就不需要擔心了,亞洲真心沒有什么強隊。不管是韓國隊、伊朗隊還是其他能夠進入斯杯的球隊,在三隊面前不堪一擊。高明組建三隊就是用來練兵的,好給二隊補充好球員。 從今年開始,中國男籃將會定格成三個隊。 一隊只打世錦賽和奧運會;二隊打斯杯和亞錦賽;三隊打亞運會、九運會這些亞洲范圍內的三流賽事。如此形成梯隊之后,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代謝機制。 訓練營補給CBA、CBA補給三隊、三隊補給二隊、二隊補給一隊,一隊保持中國男籃的最高水平,爭霸世界賽事。 等一隊的球員退役之后,再利用多年的籃球經驗來培養新人。如此循環往復,中國男籃的造血能力將會大大增強,以后都不會愁沒有好球員使用了。 名單確定下來之后,最先開打的斯杯就進入了預熱狀態。 高明根據各洲狀態,確定了一輪預選賽,將除了中國隊的預定名額之外,給各洲分了過去。 非洲因為籃球不發達,所以只給了兩個名額;澳洲因為國家不多,也只給了兩個;歐洲因為強隊太多,所以給了五個名額。剩下六個名額,亞洲、美洲各三個,基本上能夠確保兩州最強的球隊能夠入選斯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