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人才爭奪-《國芯》
第(2/3)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一道分水嶺,之前全球科技高地在歐洲,那里誕生絕大部分的諾貝爾獎。二戰后轉移到美國,北美成為全球頂尖人才新的聚集地,并引領全球科技浪潮到現在。
留學對一個人的飛速成長極其有利,當年我就因此大受裨益。
所以,你們能出去的話我都建議出去。
一是學東西,二是見世面,三是會獨立。”
周逸可是復旦大學的嫡系種子,面對清華北大的挖角,校長謝依德當然要出來做工作,力保這面招牌不會倒戈。
而且謝依德的思想相對前衛,她是留學體系的受益者,知道跟她同一批的中國絕大多數頂尖學者都擁有留洋經歷,所以大力鼓勵出國留學。
CUSPEA項目在中國官方沒有放開私人留學許可時,是國內大學生直接赴美留學的絕佳途徑,并不需要需要托福考試就能直接入學。
因此,謝依德打算在復旦對CUSPEA考試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力爭讓更多的復旦學子能搭上這班快車留學。
最后,周逸沒有選擇北上首都求學,還有私人的原因,就是不想離家太遠,需要的話可以隨時回家看看。
再加上他喜歡現在的生活氛圍,在復旦附中待得很愉快,將來走過一墻之隔大學校園讀書的話,還能經常回母校看一看。
從這點看,周逸心底還是一個念舊的人。
到復旦大學就讀少年班,他的父親周建國非常支持,畢竟其就是從同一個校園學成出來,加上還有長輩謝依德的照拂,比獨自北上要好。
兒子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的主見,周建國只能給以建議,但決定權還是握在周逸手中。
既然要走CUSPEA項目出國,那么大學專業就得報考物理。
不過復旦少年班吸取了中科大的經驗,在大一時不分院系和專業,集體學習基礎學科。到大二的時候,再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選擇院系和專業,或者保留在少年班內獨立成班繼續混合型培養路線。
第一屆復旦大學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15名學生,平均年齡15.5歲,除1名初三學生和21名高一學生外,剩余的全部都是高二學生。
為何沒有高三學生呢?
因為他們馬上就要高考,擁有了進入大學的機會,而且年紀超齡了。
少年班的招生規則,就是只要高三年級以下的年輕學子。
這屆少年班唯一的初三學生就是跟周逸在計算機大賽上獲獎的梁見章,而周逸則在21名高一學生行列之中。另一位獲獎的沈南誠因在數學競賽上拿了全國三等獎,獲得了保送進入交大就讀的機會。
一下子招收了115名少年班學生,名義上說是少年班,人數實際上算是少年系了,因此分了3個班級配備輔導員利于管理。
周逸和梁見章一起被分在了1班,兩人真是不打不相識,陰差陽錯下反倒成為了同班同學。
復旦大學的第一屆少年班,自然引來諸多關注,校方也特意為此舉辦了盛大的開學典禮。
周逸順理成章被選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畢竟他放到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資格擔任如此角色。
“傷仲永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講的就是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如何隕落泯然眾人的故事。
今天能坐在這里的同學,都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放到古代也可以跟方仲永一較高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中江县|
宜昌市|
老河口市|
诸城市|
肇东市|
清河县|
灵武市|
布拖县|
阳西县|
天台县|
吴忠市|
济源市|
托克逊县|
阳江市|
花莲县|
义马市|
山丹县|
铜鼓县|
建水县|
资兴市|
宣汉县|
东光县|
阳谷县|
陕西省|
石狮市|
巫山县|
西宁市|
咸丰县|
滨州市|
鄢陵县|
香格里拉县|
奉新县|
平邑县|
永仁县|
连平县|
蒙城县|
三门县|
清原|
新宁县|
庆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