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峰回路轉-《國芯》
第(2/3)頁
當初周建國小兩口結婚,雙方家庭共同出錢購置了“三轉一響”的標配,即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和收音機。湊不齊的話,結婚時至少一輛自行車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乘人載物外出都異常方便。
滿身大汗的周建國于晚飯時分來到丈母娘家,就聽到里面傳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原來是下鄉插隊的小姨子回來了。下鄉插隊就是將城鎮初高中畢業生安插在農村生產隊,和普通社員一樣掙工分、分紅分口糧,以此緩解就業壓力,同時建設農村偏遠地區。
“姐夫,我剛說到你,你就現身,看來這個忙是非你莫屬了!”
跟姐姐俞美詩不同,俞建英長得偏向母親,但性格卻大大咧咧。如果說俞美詩繼承了父母身上的長處,那么妹妹就包攬了余下的大部分短處。
她在距離縣城26公里之外的橋頭鄉插隊,跟上次周建國所見相比明顯皮膚黝黑了許多,看來沒少干農活勞作。
眼見妻子俞美詩尚未下班回來,瞧了一眼尚在熟睡之中的兒子后,周建國便耐心傾聽小姨子的請求是什么。
“我們一起插隊的同學準備結婚,想買一輛單車當聘禮,沒想到縣供銷社每個月只有12輛份額,現在已經排隊到9個月后去了。他家里父母看好了結婚日子,就在3個月后!車子買不到,估計婚也結不成了!
我嘛,就自告奮勇替他們解決麻煩,今天就請假趕回來了?!?
估計是別人知曉俞建英家里有關系,因此便拜托她幫忙,這位大姐就一口答應下來。
“你有什么能耐能替他們搞定單車呢?”
“我是沒啥能耐,但我爸和姐夫你有能耐啊!”
俞建英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讓周建國都不知道要如何接話了。
估計老丈人俞天陽肯定不會幫忙,雖然擔任華陽副縣長一職,但他是一個非常講究原則的人。讓他向供銷社開口,怕是先打折了小姨子的腿再壓著她返鄉插隊。
之前小兩口歸還替周逸治病而帶去滬江的500元錢時,俞天陽幾番推辭不過才收回,他是真將周建國當成半個兒子看待。
自己嘛,好像還真幫得上忙!
華陽一個近10萬人口的縣,每個月單車供應量才分配到12輛。而八零一一廠,職工數量700余人,每個月分配到單車票有25輛,足以傲視當地政府。
原因嘛當然是八零一一廠屬于飛地,隸屬滬江市政府直接管轄,按照大城市標準配置資源。而滬江市又是工業重鎮,鳳凰、永久這兩大國內單車名牌都坐落于此,每年市屬機關企業獲取內部指標數量不是外省市所能相比。
回到廠里稍微運作一下,兩個月內弄到一輛指標應該不成問題,周建國心里有數。
180元一輛單車可不是小數目,加上廠里絕大部分職工生活工作都脫離不了軍工廠一公里范圍內導致需求有限,以及他們之中許多人從滬江來三線時就將單車托運帶了過來,所以單車票在廠內部并未很搶手。
“我盡量看看吧,但不敢保證一定有?!?
周建國心里打算幫忙,卻不像小姨子般隨便敢打包票。
下班歸來,俞美詩一聽丈夫帶過來的好消息,立馬又騎車趕回單位托人請假,為兒子治病成為了夫妻倆最優先的任務。
第二天一早,俞美詩打著背帶將周逸牢牢背在身后,然后側身坐在二八式鳳凰單車后面,攬著周建國的腰部,一家三口騎車朝著瑞金醫療隊所在的地方奔去。
沒想到天空不作美,很快路上雨點陣陣,幸好周建國出門前準備了雨衣,將母子兩人一起籠罩在內,艱難在砂石路上騎行。為了方便周逸透氣,俞美詩將兒子用背帶包裹束在胸前抱著,三人躲在同一件雨衣下冒雨前進。
雨勢漸大,正好處于下坡路段,周建國打算過了彎就找地方避雨頭,不然視線被雨水阻擋都快看不清楚前方的路。
“哐——”
突然單車碾壓到路中一塊半突出的石頭,導致車把手一彎,周建國下意識握緊剎車,三人一車徑直朝路基方向沖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朝阳区|
靖州|
桐梓县|
丰原市|
和硕县|
巨野县|
关岭|
化德县|
玛纳斯县|
武穴市|
增城市|
乐至县|
淮北市|
西平县|
海盐县|
永靖县|
兴山县|
中阳县|
麻城市|
安顺市|
安吉县|
衢州市|
中卫市|
富阳市|
雷山县|
关岭|
延吉市|
梁河县|
大石桥市|
古浪县|
庄浪县|
综艺|
武汉市|
开江县|
威宁|
喀喇沁旗|
陕西省|
惠安县|
平江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