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京圓明園香山上的閣樓內,弘治皇帝和劉晉正對坐在一起,一起喝著茶,閑聊著,時而傳來兩人爽朗的笑容,看得出來,兩人聊的很開心。 這讓一旁伺候弘治皇帝的小太監(jiān)們一個個臉色也是露出了開心的表情,他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弘治皇帝如此的開心了。 此時此刻的劉晉和弘治皇帝就好像是多年未見的老友,彼此坐在一起,聊的非常開心,當然,本身來說弘治皇帝和劉晉本身現(xiàn)在就是老友關系,以前是君臣之間的關系,弘治皇帝退位之后慢慢的就變成了朋友之間的關系了。 “哈哈,真是懷念當年我們一起下南洋、去澳洲、黃金洲,環(huán)游太平洋的經歷啊!” 弘治皇帝聽著劉晉講述全世界各地風土人情,也是一下子就懷念起當年和劉晉一起環(huán)游太平洋的經歷來。 那個時候弘治皇帝突然的興致來了,也不管大臣們的反對,直接將朝廷大事交給了朱厚照和王守仁他們去處理,自己和劉晉則是開開心心的出去游玩了一年多的時間。 這也是弘治皇帝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當上皇帝之后放下所有的事情去游玩,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游山玩水之中。 當然,那一次也是玩的非常盡興,玩的非常開心。 讓弘治皇帝真正的感受到了大明錦繡江山的繁華、廣袤,也是見識了澳洲、黃金洲、南洋這邊的諸多奇特動物、特產等等。 現(xiàn)在聽著劉晉這十多年來環(huán)游全球的經歷,弘治皇帝都忍不住也想要再次去周游全球世界了。 當然這顯然是不顯示的,因為弘治皇帝現(xiàn)在的身體已經是真的不行了,年紀太大了,再加上幼年時的遭遇導致的先天性的身體不好,后來治理腸癰還動了手術等等。 最主要的是以前弘治皇帝當皇帝的時候,兢兢業(yè)業(yè),非常的勤勉,操勞國事,這些都讓弘治皇帝的身體到了現(xiàn)在都已經到了差不多的時候。 對于這個時代來說,能夠活到將近80歲這已經是高壽了,這還得要歸功于劉晉所創(chuàng)辦的大明醫(yī)學院,極大的提高了大明的醫(yī)療水平,青霉素的發(fā)明更是直接提高了大明人均壽命二十年的時間。 否則的話,七十古來稀,則就這說明在古代,能夠活動七十歲都已經是很稀少的了。 身體不行,弘治皇帝即便是想去游玩也是不行了,只能夠不斷地回憶當年環(huán)游太平洋時的場景了,從中多少也是感受到劉晉環(huán)游時間時所看到的場景了。 劉晉看著弘治皇帝,當然很清楚的知道其實弘治皇帝也是想要去世界各地走一走的,只是以前的時候是因為眼睛看不太清楚,所以沒辦法走。 而等到眼睛恢復了之后,這年紀又大了,身體又不行了,這想要再出去的話又有心無力了。 人生就是如此,當你有力的時候往往又無心,等到有心的時候往往又無力了。 劉晉很是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早早五十多歲的時候,趁著身體還行的時候就去走遍了全世界,看過了大好河山,品嘗過了各地的美食,感受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等等。 這一生也算是沒有什么遺憾了,改辦的事情也都已經辦完了,也只有自己的個人自傳還沒有寫完,這個可以以后找個地方養(yǎng)老的時候慢慢去寫。 總的來說,那就是自己在自己合適的年紀里面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此生沒有什么遺憾。 這要是到了弘治皇帝這個年紀了,到時候自己即便是想要出去游歷了恐怕也是有心無力了。 像老王,他比弘治皇帝小二歲,現(xiàn)在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時常缺席早朝,也是已經三番五次向正德皇帝乞恩回鄉(xiāng)養(yǎng)老。 但是朱厚照一直都沒有批準,因為朝野現(xiàn)在離不開了王守仁,年輕一輩的官員當中,目前還沒有出現(xiàn)可以和劉晉、王守仁相比的人。 朝野還需要王守仁來支撐著,而且朱厚照的身體也不行,他太過好色,早已經掏空了身體,身體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時常也都無法上早朝,大小事務都要靠王守仁為首的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們商議著來處理。 “是啊,那真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劉晉笑著點頭說道。 “人生啊,有些時候為自己而活也挺好的。”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說道。 想想自己,自從當上這大明朝的皇帝之后,深感肩膀上的責任無比沉重,故而時刻不敢有所怠慢,兢兢業(yè)業(yè),勤勉無比,一年到尾,每天都是忙著處理國家大事,卻是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為自己而活。 那是很漫長的一段歲月,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疏,討論不完的事情,時常忙到深夜都還有大量的奏疏沒有批完。 忙就算了,關鍵是操心國家大事非常的耗費心神,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大明朝內憂外患之下,很多時候弘治皇帝都覺得自己縱然是天子卻也有心無力,對于很多的事情,明明想努力的去做好,可就是沒辦法做好,非常的無奈。 韃子年年南下扣關,自己想要整頓軍務,可是朝廷卻沒有銀子,好不容易從自己內帑掏一些銀子出來,最后又被那些官員們給吃的干干凈凈,一點不剩,根本就到不了底層官兵的手里面。 只能夠眼睜睜的看著邊防空虛、軍備廢弛,大明空有幾十萬大軍,卻是拿北方的韃子沒有絲毫的辦法。 每年都只能夠看著韃子屢屢南下,狠狠地劫掠一番,滿載而歸。 自己縱然是身為皇帝,想要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也總是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想要開征商稅,一個個大臣都跳出來反對,什么苛捐雜稅、民不聊生等等懟過來。 對于沒有什么經驗和處世不深的弘治皇帝來說,這自然而然也就不了了之,最后也就這樣一直的下去,只能夠看著局勢繼續(xù)糜爛下去卻毫無辦法。 類似于這樣的事情是最消耗弘治皇帝精力和心神的,讓弘治皇帝一度非常的痛苦,深感自己對不起大明朝的歷代先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