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3章,撿到寶的寧國-《大明鎮海王》
第(2/3)頁
所以寧王出臺了諸多的鼓勵漢人生育和移民的政策,其甚至于為了擴大漢人的數量,直接給漢人移民發放了大量的女奴隸,要求他們必須生育足夠多的子女。
這也是寧國漢人增長極其快速的重要原因,因為漢人占據的資源足夠多,享受最好的政策和待遇。
為了提高寧國漢人的人口,吸引大明人移民過來,寧王是花費了大量的心思的。
人口這僅僅只是治理一個國家所需要面對的一個小的方面,但即便是這樣的一個小方面也是讓寧王傷透了腦筋。
讓他明白,治理一個國家絕對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人口還可以通過鼓勵生育和移民來提高,但寧國想要發展起來,那就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
比如寧國想要發展起來,這就需要錢,可是天竺大陸也好、東非這邊的大陸也好,原先的經濟都是以農業為主,東非這邊甚至于還是原始的部落經濟。
在這樣的地方想要發展起來,太難了,寧國一度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問題,手中沒有錢去建設和發展寧國。
后來寧王找到了奴隸買賣這個來錢的路子,這才逐漸的改善了寧國的經濟,讓寧王手中有錢去建設自己的國家。
但是和大明帝國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差距,大明帝國的鐵路、公路到處都是,然而寧國現在才剛剛開始動工修建第一條鐵路。
寧王靠奴隸買賣賺的那點錢在這方面來說,根本就是毛毛雨,完全不夠花的。
寧王以及自己的大臣們思索了許久,最終才研究出來,大明帝國之所以能夠迅勐的發展起來,完全是依靠工業。
如果不是工業的迅勐發展,大明帝國和以前其實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區別。
因為工業的迅勐發展,讓大明帝國的國力空前強大,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所以寧王這邊也是將目光投向了工業領域,想要促進自己寧國的工業發展。
然而這條道路,同樣非常的艱難。
寧國這邊根本就不具備工業發展的條件和基礎,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又沒有足夠的產業工人和新式教育出來的合格人才。
寧王嘗試過辦鋼鐵廠、水泥廠、紡織廠等等,甚至于寧王還嘗試過要辦一個寧國自己的汽車廠什么的。
但這些工廠最終都是半死不活,汽車廠更是直接就辦不起來,寧國這邊竟然造不出汽車,更別說輪船了。
有些企業即便是辦起來了,也是競爭不過大明帝國和南非這邊的企業,都是在虧本賺吆喝,只能夠在寧國內部這邊喘息。
沒辦法,寧王只能夠繼續向大明帝國這邊學習,想要研究大明帝國的發展之道,復制大明的發展。
但是奈何寧國這邊始終都不行,寧王手下的這些大臣很多都是傳統的文官,根本就比不了劉晉、王守仁他們這些人。
最終寧國這邊得出的結論是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完整的新式教育基礎上的,寧國如果走工業化道路的話,也必須要發展新式教育。
所以寧王這邊又不得不開始引進大明帝國的新式教育,在漢人當中開始普及新式教育,建立寧國自己的新式高等院校等等。
可以說一個龐大的國家想要發展起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方方面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寧王在大明內部的時候有想過造反,取而代之,但真正到了海外的時候,成為一個國家的王了,他又覺得還是以前的時候當一個閑散王爺更舒服。
治理一個國家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寧國的工業之路一直都走的非常坎坷,磕磕絆絆的,非常的不順心,非常的艱難。
尤其是和大明帝國之間沒有貿易壁壘,大明帝國的工業產品充斥寧國的市場,這更是讓寧國本身的工業難以發展起來,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的企業,更何況在海外,南非殖民地的企業也是勐的一筆,都可以和大明帝國的企業競爭。
這導致了海外其它的殖民地、藩國的工業發展更加困難,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為主,主要都是種植園經濟。
以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為主,依托大明帝國這個龐大的體系之下,倒也可以過上不錯的小日子。
但寧王是并不甘心自己的寧國僅僅只是種種大米、甘蔗、香料什么的,他也想要將自己的寧國經營的和大明帝國一樣,不僅僅農業發達,工業也要發達。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東方人的性格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明帝國可以的,自己寧國也是可以,大明帝國有的,自己寧國也必須要有,誰也不比誰差。
但在這樣的道路上,寧國卻是走的很艱難。
寧國自己建立起來的工業企業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帝國,發展艱難,也發展不起來。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com 】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灌阳县|
开封市|
达州市|
林周县|
夏河县|
澄城县|
泰州市|
扶余县|
抚远县|
霍城县|
开江县|
河北区|
惠东县|
建湖县|
乐山市|
长海县|
从江县|
晋江市|
银川市|
宜春市|
安多县|
亚东县|
泽库县|
辽宁省|
许昌县|
汉中市|
白山市|
福清市|
扶绥县|
萨嘎县|
名山县|
吴川市|
湄潭县|
桓仁|
东乌珠穆沁旗|
茶陵县|
明溪县|
赤峰市|
石台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