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都是國家棟梁,將來都是要成為天子的左膀右臂,上輔助君王,下治理黎民百姓,理應(yīng)心存大明的江山社稷,心中天下的黎民百姓,當思為君王盡忠,為天下黎民百姓謀福祉,為官一任,當造福一方,青史流芳,也不枉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 劉晉看看時間,和他們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天氣都已經(jīng)晚了,所以也是下達了逐客令。 “學(xué)生定謹記劉公教誨!” 曾子英、孫天靜、蔣熙、陳彼得、李向東、云天空、阮文豪等人也是齊聲的回道。 這個劉晉和以往拜訪的其他官員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言談之中都是家國天下,所問之事也都是大明各地的發(fā)展情況,老百姓的生活情況,各部族之間是否和睦相處的問題。 “嗯,你們回去吧,距離會試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好好準備,爭取金榜題名!” 劉晉點點頭,看看眼前的這些學(xué)子,年紀大的都和自己差不多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十歲,在自己面前稱學(xué)生,他們不尷尬自己都挺尷尬的。 “額劉公,我等難得有幸拜訪您一次,能夠留點墨寶給我等,以便我等留在身邊,時刻警醒自己?” 見劉晉沒空在理會大家了,按照以往的流程,曾子英也是和大家交換下眼神之后,也是弱弱的說道。 “我的字寫的很難看,就不丟人現(xiàn)眼了,大家請回吧?!? 劉晉一聽,也就明白他們的意思了。 大明的官場就是如此了,文人之間玩這些東西,都是彎彎道道的,明明是收銀子卻是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名頭,什么墨寶,你以為人人都是王羲之啊,一字千金啊。 說到底不過是變相的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罷了。 以前的時候,官員們的薪水很低,難以養(yǎng)活自己,用這樣的方式也沒什么可說的,然而現(xiàn)在,大明官員的薪水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比起普通人來已經(jīng)要高很多了。 但是這樣的風(fēng)氣依然非常的盛行,不僅僅沒有絲毫的消減,反而還越演越烈,每當科舉考試的時候,朝中的這些官員都要大發(fā)其財。 每天都很忙,有見不完的人,寫不完的字,以至于京城里面的筆墨紙硯在這段時間都要漲價不少。 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劉晉也是很無奈,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風(fēng)氣和莫不成文的規(guī)矩了。 這些學(xué)子們也是樂此不彼,為了攀上一些關(guān)系也是費盡心思,削尖腦袋,很多時候即便是沒有什么關(guān)系,也是硬拉上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去拜訪,然后就是送銀子了。 別人管不住,劉晉至少是可以管住自己的。 “這~” 眾人一聽,頓時就面面相覷,劉晉果然和傳聞之中的一樣,這兩袖清風(fēng),從來不給人題字,也不給人留墨寶什么的,還真是一點都不假。 當然了,大家也都知道劉晉自己有的是銀子,家里面的銀子多到花不完,天下的新式學(xué)??啥际莿x出銀子去建的,去辦起來的。 每年花在這個事情上面的銀子就非常的龐大,足足有幾千萬兩白銀,如此龐大的開支還在每年不斷的增長,如果不是劉晉麾下有著龐大的產(chǎn)業(yè),根本就無法支撐下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