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在一起的時候,沒有了皇帝的架子,更多是一個父親的角色。 “你也已經(jīng)長大了,都已經(jīng)22歲了,自己也當父親了。” “這大明的江山終究還是要落到你的身上,要你來扛起來。” “你不再是小孩子,有些事情我希望你明白,也希望你能夠真正長大。” “不要再任性了,要慢慢的擔負起大明儲君該有的責任,也要學會如何去處理國家大事,讓我們大明的繁榮昌盛可以一直延續(xù)下去。”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朱厚照微微撇嘴,又來說這事。 你自己春秋鼎盛的,這隨隨便便的再抗個十幾二十年肯定不成問題,到了那個時候,自己也差不多玩夠了。 “我知道了。” 朱厚照有點不耐煩的回道。 說到這些事情,朱厚照也是顯得比較煩,他喜歡的可是搞搞研究之類的,治理國家這種事情實在是太費心思了,比搞研究難多了,而且還有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要處理。 朝中的這些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個都是人精。 以弘治皇帝這樣勤奮的人都被這些大臣拿捏的死死的,要不是冒出個劉晉來,這大明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谷緷 朱厚照尤其煩惱的就是這些事情了,一個個大臣看起來都是忠心耿耿,口口聲聲的為國為民,為天子分憂, 但背地里到底是什么樣,恐怕就很難知道了。 還有那些所謂的治國之道、帝王之術,在朱厚照看來就更煩了,亂七八糟的一大堆, 未必就有什么用,還被奉為經(jīng)典。 歷朝歷代的傳下來,真要是有用的話,一個個朝代也不會到了三百年就要滅亡了。 還是劉晉所說的那一套管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只要抓住關鍵的東西就可以了,把握大的方向才是正道。 這當皇帝的應該思索的是一個帝國的發(fā)展方向和路線,而不是和弘治皇帝這種天天沉浸在批閱無窮無盡奏疏之中。 “嗯,反正自己當皇帝的話,肯定是會不一樣的。” 朱厚照心里面都已經(jīng)有打算了,等自己登基之后,肯定要進行一番改革的,改革現(xiàn)在的這些沒有什么效率的官僚制度。 “你今年去了一趟西域、河中等地,不是很有收獲嘛。” “過完年你就來管這個順天府,我倒是想要看看你能夠做出些什么政績來。” 弘治皇帝看看朱厚照,想了想說道。 “啊,管順天府啊~”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忍不住撓撓自己的腦袋。 自己這個懷柔縣知縣都不算合格,經(jīng)常不在懷柔縣就算了,還一走就是大半年的時間,現(xiàn)在讓自己來管順天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