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唐默在這里寫的時候其實在思考,這到底是不是一場道德綁架?! 思來想去,唐默覺得《我不是藥神》就是有一點道德綁架在里面,不僅僅是道德綁架,甚至還帶著一點忘恩負義在里面?。▋H僅是代表作者的觀點!) 其實原片中很多的地方都體現出來了! 第一點就是酒局的散伙飯,程勇最開始走私只是為了給父親治病,現在病治好了,他不想要坐牢選擇不干,這是完全沒有問題! 彭浩在這里大發雷霆,單親母親跟劉牧師先后失望離去,呂受益還想要挽回,但他又能挽回什么?! 呂受益他不去走私,也不找他親戚朋友走私,那也是怕被抓啊。那么為什么程勇害怕被抓想要洗手不干了,卻要遭受這種待遇呢?! 第二點就是呂受益死亡的時候,程勇拿著錢去看望呂受益的遺孀,遭受的是什么待遇?! 沒有人相送,所有人冷漠以待,他們全然忘記了,之前是程勇冒著走私的風險將藥從印度偷渡回來,只能是說是‘斗米恩升米仇’ 他們完全把程勇當成了希望,就猶如影片中張長林講的那句話“世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第三點就是程勇出獄的時候,他居然還是通過自己小舅子的口中得知‘格列林’被列入了醫保,這也代表著三年來沒有一個人去監獄看過他,程勇在失去了買藥的作用后,就完全被拋棄了,不得不說這才是一種可悲! 唐默想到這里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這才是電影。 如果是真實的世界,程勇的原型陸勇可沒有遭受到這樣的待遇! 一份千人聯名申請,那是一份受過陸勇幫助的病友們簽名,希望能法院可以免除對陸勇的刑事處理。最后根據法律法規條例,陸勇被無罪推釋放,其實這才是現實,但電影嘛,就是需要戲劇沖突,需要淚點。 即便是一部文藝片投資方也希望除了拿獎之外能夠稍微回收一點票房,更何況《我不是藥神》這種商業與文藝俱全的影片,自然希望票房可以收回成本,當然最后的確是辦到的,口碑票房雙爆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