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棣眼中滿是笑意,這就解釋的很清楚了。 他心里極度鄙視李世民,連這個都看不清楚,你真是比趙匡胤差的太多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有些人自己出身貴族,他是不可能懂得民間疾苦。“ “他以為的民間疾苦,就是百姓為什么不吃肉!“ “這其實就跟百姓們覺得,皇帝的生活就應該是用著金鋤頭鋤地,“ “早上吃的早餐,那都是吃一根油條扔一根油條。“ “沒有真正的經歷過底層的辛酸與痛苦,根本就無法理解底層人的心態變化。“ “而且陳通說的太對了,什么才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古往今來,唯有利益二字!“ “什么事情都是圍繞這兩個字而衍生出來的。“ “這回服了嗎?“ ……………… 劉邦,劉備,劉秀等人滿眼都是笑意,他們覺得康朝皇帝的水平也不怎么樣啊。 尤其是李世民,出身于頂級大貴族,從小就錦衣玉食,他怎么可能真正的了解民心呢? 這就跟你沒有住在兩三平米的房間里,你就永遠不知道底層百姓對于房子的渴望。 你也不會明白,底層百姓為了房子能做出怎么樣的選擇。 你會覺得不就是一個破房子嗎? 這有什么好爭的? 說不定還沒有他身上的一件衣服貴。 不光是底層無法想象頂層的生活。 其實頂層也無法想象底層的生活。 因為這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 劉秀可是經歷過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候,他才真正的了解了這些, 顯然李世民的人生經歷中并沒有這種。 大魔導師: “什么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呢?“ “其實就是缺乏真正的實踐和體驗。“ “李二,你這明顯就是經驗不足!“ “你真正下過底層沒?“ “不要給我說什么裝裝樣子種種莊稼,就真正的了解了底層了。“ ……………… 趙匡胤眼中滿是玩味。 這一回看李世民還怎么反駁? 這不是被吊打嗎? 而此刻的李世民頹然的坐在了椅子上,他額頭青筋直冒,什么時候出身低微也成了一種炫耀的資本呢? 難道一生之中沒有挫折,沒有掉到社會的最底層,就真的沒有資格跟你們談論這些嗎? 可是,陳通分析的這些道理,他卻沒有辦法找出任何漏洞。 這可是利益導向分析出來的。 李世民都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就算大分裂時代,百姓們希望有一個強悍的君王。“ “但是!“ “這一個人就一定是趙匡胤嗎?“ “這也未必吧!“ ……………… 陳通搖了搖頭,你還要繼續掙扎嗎?那我就一錘敲死你! 陳通: “這就不得不說趙匡胤的能力了! 趙匡胤他立了一個非常好的人設。 會打仗,愛惜士兵和子民,然后就是公事公辦。 你知道趙匡胤曾經干過一件什么事嗎? 他當年駐守城池,等到晚上的時候,他老爹從外地趕來,想要入城。 可趙匡胤卻因為天色已晚,根據律法,不得擅自開啟城門為由,拒絕他老爹入城。 于是趙匡胤的老爹也只能在城門外睡了一宿,就睡了這一覺,都導致趙匡胤他老爹生病了。 這件事情傳遍了整個后周王朝,誰不對趙匡胤豎起大拇指呢? 百姓們心中就希望有這種不徇私情,公事公辦的將領! 而且,趙匡胤在周世宗死了以后,那就開始瘋狂的給自己收攏民心。 等到點檢做天子的謠言,流傳到大街小巷的時候,所有的百姓其實在心里面早就認同了趙匡胤當皇帝這件事。 甚至趙匡胤他母親當時就表示:他的兒子素有大志! 一定是個有作為的人。 最重要的是,趙匡胤進行的陳橋兵變,那是在五代十國中唯一一次沒有進行大規模屠殺的政變。 這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別的將領進行兵變,那是血流成河,而趙匡胤進行兵變,那叫做秋毫不犯。 而且還把不遵守紀律擅自劫掠的士兵,當街斬首,給他做了一次活廣告。 我就問,這樣一個人設立的好,又不斷的在民間刷自己的威望,而且還在兵變的時候保護老百姓利益的皇帝。 你說百姓們到底是擁戴呢,還是反感呢?“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