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842章 854.你可知道,白居易還科舉作弊(5000字求訂閱) 聊天群中,李淵,李治,李世民此刻都沒有任何辦法。 因為詩歌的評判,本來就帶有非常主觀的色彩,有人寫上一首詩,他覺得自己簡直好到沒邊了。 甚至把屎尿寫進去,那都是能被人夸到天上去。 可是,另一些人卻覺得這簡直就是糟粕。 這你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啊,你怎么就能夠證明黃巢這個家伙絕對考不中科舉呢? 他們其實也想站在陳通這邊,可關鍵問題是,他們說不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來。 這才是最難受的! ………… 就在唐朝皇帝郁悶的時候,陳通再一次開口了。 陳通可不想放過吹黃巢的這波人。 陳通: “很多人都覺得黃巢考不中科舉,那是唐王朝出現了大問題,覺得這就是黃巢造反的正當理由。 我當然認為唐末非常腐敗。 但是,這并不是黃巢造反的理由,咱們必須就事論事。 為什么我一定堅持黃巢考不中科舉呢? 別說他考上兩三次,他就算考上1000次,那也考不中! 那是因為唐朝當時的科舉非常難! 你要知道,隋唐時期,那可是科舉剛剛開始的時候,錄取的人數是非常少的。 這就跟考公務員一樣,如果一個崗位只錄取一個人,而報考的人數超過了1萬人,你覺得難度大不大? 而唐朝當時的科舉大概就是這樣。 更加殘酷的就是:歷史上比黃巢有才學的人多的是,但他們同樣都是考不中! 我就給你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白居易大家都認識吧? 那可是被稱為詩魔。 他有沒有才華呢? 那可以說是才華橫溢! 可白居易科舉連考三次,竟然都考不中,而且是連鄉試這一關都過不了。 白居易都快崩潰了?!? ......... 黃巢一聽這個,當時就怒了。 滿城盡帶黃金甲: “放屁!” “白居易人家科舉出身,怎么就考不中了?” ............ 陳通笑了。 陳通: “白居易最后是科舉考中了。 但你知道他是怎么考中的嗎? 那就是作弊! ...... 不可能! 李世民勃然大怒。 白居易可是唐朝的大詩人,你竟然說他科舉作弊。 這不是打唐朝的臉嗎?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大詩人怎么會作弊呢?” ........... 朱棣等人也是目瞪口呆。 這竟然吃出了一個大瓜。 他們都是興致勃勃,朱棣本來就對白居易沒有什么好印象,畢竟這可是歷史上,第一個歌頌公公和兒媳愛情的人。 要是白居易在他的面前,朱棣覺得當時能噴他一臉。 文化人,有時候價值觀都是歪的。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趕緊說說,這家伙是怎么作弊的?” “不得不說,作弊可恥?。 ? ............... 陳通也是滿眼的鄙夷,這可是炎黃歷史上,最典型的科舉作弊現象了。 而且還是有錢人專屬的模式。 陳通: “白居易科舉作弊的方式叫做:冒籍!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冒用戶籍。 用我們的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高考移民。 因為白居易是長安人,那么按照規定,他應該再長安參加的鄉試。 但當時的長安那是人才濟濟,他那點水平,給人家提攜都不配。 他考了好幾次,都落榜了。 就在白居易以為此生都無望的時候,他的叔叔卻跑到了安徽當官。 于是乎,白居易就利用權貴的關系,直接把戶籍挪到了安徽。 雖然說安徽在現在來說算是高考大省,但對于當時的唐朝來說,那就是偏遠地區,競爭力跟長安根本無法相比。 白居易這才從安徽開始進行科舉,最后才考上了?!? ............. 朱棣心中膩味的不行,他最恨這些利用權力,破壞公平的事情。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怪不得人們這么痛恨權貴豪門?!? “怪不得說,寒門難出貴子!” “就是這些人不守規矩!” “這白居易要是放在明朝,洪武大帝朱元璋都能讓他坐牢,直接打斷他的腿,看他還敢不敢冒籍!” “我終于知道,文化人的專業和人品,根本毫無關系?!? “就這,還整天喊著懷才不遇?!? “真是醉了!” ............ 陳通呵呵一笑。 別看白居易名頭挺大的,就沖他破壞科舉,帶頭作弊,還有歌頌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暗點破事。 陳通就異常反感。 高能低德的人,太多了。 陳通: “現在,誰還敢說黃巢有能力考上科舉? 他的詩詞水平能搞得過白居易? 能高的過李白杜甫? 要知道,李白甚至連科舉都不參加,直接走了一個終南捷徑,因為他就知道考不過。 因為在唐朝,科舉考試選拔的官吏,只占了極小的一部分。 這才是真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包括杜甫都是沒考中科舉! 這就可以看出,在唐朝考科舉,那真的是難如登天。 就是在科舉比較發達的宋朝以及明清,大才子,大詩人,大文豪落榜的那也比比皆是。 比如蒲松齡一生就考了44次,照樣還不是落榜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