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歷史大師兄越說越覺得自己有理。 陳通當時就對了回去,道: “你可拉倒吧,至少人家商朝人就沒有反對人皇帝辛,你聽說過人家有內部起義嗎?” “然后再說什么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這我也得給你上一課了!” “統治階級在什么時候會有內部矛盾呢?” “那無非是兩種情況。” “一種就是類似于秦始皇。” “秦始皇身為秦王,他想要所有的諸侯王都聽他的,人家諸侯王當然不干了。” “于是,這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不就爆發了嗎?” “人家想著我們都是王,憑啥要給你下跪呢?我們干掉你不就行了嗎?” “于是乎,秦始皇一統六國,把統治階級都給消滅了,自己來當唯一的統治階級。” “另一種情況就是類似于隋文帝。” “大家都是貴族門閥,本來應該是有爛錢一起恰!” “可隋文帝卻不想,人家覺得跟貴族門閥一起恰爛錢,那真不如跟中小地主和百姓們一起恰爛錢,這樣恰得更舒服。” “于是乎,隋文帝就不講武德,瘋狂的削弱貴族門閥的實力。” “緊接著,隋文帝不就遭報應了嗎?” “等他一死,人家所有的貴族門閥都想弄死他兒子。” “大隋之亂,其實在隋文帝這已經埋下了禍根,這就是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 “因為統治階級有人想反水呀!” “你這就是背叛了統治階級。” “除了這兩種情況,還有什么統治階級內部矛盾?” “人家統治階級最常干的事,就是有爛錢一起恰,瘋狂的固化階層,然后去壓制下層階級。” “我給你舉個例子,這就相當于周圍市場上今年要漲價,油條漲價了,包子漲價了,豆腐腦也漲了。” “可是你的雞蛋灌餅不但不漲價,你還想要降價!” “你覺得人家賣油條的,賣包子的和賣豆腐腦的能干嗎?” “你這就是不講規矩呀!” “說好了通貨膨脹呢?” “說好了組成戰略聯盟,一起漲價,讓消費者選無可選,只能捏著鼻子自認倒霉呢?” “你想干什么?吃獨食嗎?” “你小心遭報應呀!” “不管是哪個階層,他其實都會維護自己階層的利益。” “人皇帝辛如果是個昏君暴君的話,統治階層一定會愛死他了,因為他們的世界觀才是一樣的。” “古代,統治階級最應該醉生夢死,最想干的事,就是世世代代把他們的權力傳承下去。” “這才是古代統治階級的的真實情況。” “你給我說一說,你所謂的統治階層矛盾,它還有哪一種矛盾呢?” “難道不是紂王想統一天下嗎?” “難道紂王不是想反水統治階層嗎?不是想以王權壓神權嗎?” “你說統治階層有矛盾,那你就說清楚呀!” “別整出一個概念,剩下全靠猜!” “你這真是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 “如果看不懂,想象力就有毛病,是不是?” 陳通說完,周圍的同學們立刻鼓掌,尤其是那些非歷史系的,這聽起來才感覺像是專業人說的話。 他們一個個都叫嚷道: “歷史大師兄,趕快給咱們解釋解釋呀,你不是口口聲聲說自己對歷史有研究嗎?” “你研究的成果就這嗎?” “空話,假話,套話一大堆,一句有用的都沒有!” “你給咱們說一說,統治階級為什么會有矛盾?” “不是說你說有矛盾就是有矛盾,到底有什么樣的矛盾?” “這種矛盾是怎么形成,怎么發展,又怎么到達巔峰,最后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甚至激烈到了,只能靠物理征服,而不是和平談判呢?” “這就跟做數學題一樣,你不能只給一個答案呀!” “你給個答案有啥用?” “誰知道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別人怎么去判斷你的正確呢?” “那不是去看你的答案的!” “1+1等于2,誰度知道,可怎么算出來,才是關鍵!”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分析推理的過程,是你論證的每一步,外行只能看你論證過程中是否存在著巨大的錯誤。” “如果你的論證都存在錯誤,那你的結論肯定錯的呀!” “這就是科學研究的審慎態度,你說自己是搞歷史研究的,我看不到任何歷史研究的痕跡。” “我只看到了歷史學閥!” “資料往那兒一扔,結論往那一擺,你愛信不信!” “不信的話,都是營銷號嗎?” 作為清北大學的優秀學子,人家每一個學生都有實力進入到研究所,去搞一個方向性的探索研究。 對于科研過程中的審慎環節,人家可是門清的! 你可以忽悠得了外行,但你絕對忽悠不了內行。 外行才去看結論,內行只看論證過程! 如果過程沒有問題,那么結論再匪夷所思他們都會相信,這就是科研的態度! 要不然那么多的學術期刊,要你的原始數據干什么? 就怕你數據造假呀! 怕你論證過程出現邏輯錯誤。 ? ?求訂閱,求支持,求月票! ? ????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