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774章 786.科舉制度是否有效,是王朝的健康與否的晴雨表!(4400字) 聊天群中,皇帝們此刻都想知道,科舉制度的要素到底是什么? 就連朱溫也非常認真的聽著,因為他不管怎么說都是皇帝,而這一項制度是真的關乎到王朝命運。 為什么唐朝滅亡了呢? 自己的老大哥黃巢為什么要造反呢? 不就是因為覺得靠科舉無望嗎! 此刻他連朱友珪的媳婦都不惦記了。 ……………… 陳通見大家都比較關心這個話題,他也想去總結一下,不要讓很多人用表面現象把大家給蒙蔽了。 陳通: “科舉制度就是為了打破階層固化。 那么它的核心要素無非就是三點。 第一,打破門閥精英對于權力和資源的壟斷! 這才是科舉制度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你考不考試無所謂。 不考試也行,但你如果不能打破門閥貴族對于階層和權力的壟斷。 那么這個王朝就會越來越腐朽。 隋文帝和楊廣對于科舉制度的貢獻,就集中體現在這一層上。 第二,在科舉選拔人才的篩選機制中,必須嚴防死守。 讓那些手中掌控權力的精英和門閥,不能夠用他們的權利和資源對整個篩選過程產生任何影響! 這是為了什么? 就是保證科舉的篩選機制能健康穩定。 因為只有剔除掉所有權利和資源的干擾,才能讓整個社會通道徹底貫通。 武則天的糊名制的主要貢獻,就體現在這一層。 防止人為主觀因素肆意干擾科舉制度,從而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出現。 第三,在科舉制度實行的過程中,剔除豬主管因素外,還不夠。 因為,門閥和精英還可以用客觀因素,影響科舉制度的篩選結果。 比如,你不管使用哪種選拔機制,你肯定是對某一個地區相當有利。 比如你用背四書五經的方式篩選,那么南方的世子就肯定會比北方的世子擁有更多的優勢。 如果你用游泳去選拔人才,那住在水邊的人,一定比那些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水的人要有優勢。 而門閥和精英經常會用手中的資源,來擴大這種客觀因素。 比如,南方世子跑到北方去考試,那不是吊打北方世子嗎? 或者干脆,用他們熟悉和擅長的篩選體系,代替現在大家公認的篩選機制。 從而,影響篩選的結果。 所以,在防止了主觀因素干擾選拔機制的公平,同時,下一步就是要防止客觀因素干擾選拔機制。 這就是朱元璋對于科舉制度的貢獻。 南北分卷,分區域錄取! 這就是防止客觀因素對科舉制度造成影響。 這才是科舉制度的三大要素。 而網上說的,什么科舉制度就是設立進士科,什么科舉制度要采用考試的方式,什么科舉制度就是要讓世子們可以自由報名。 我只想說一句,不能夠打通階層通道,你什么形式的考試,你試卷在統一,名次排的在公平,那跟科舉都沒有半毛錢關系! 不要去用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去碰瓷科舉制度。” ……………… 朱棣這下真聽明白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那這么看來的話,隋朝時期,人家的科舉制度是有意義的。” “人家是在不斷的打通階層通道。” “雖然力度沒有后世那么大。” “但他卻把矛頭對準了貴族門閥,打破了他們對于權力和資源的壟斷。” “再反觀唐朝初年的科舉,這就是假科舉制!” “一方面,他并沒有去打通階層通道,因為他不敢去針對貴族門閥。 “另一方面,他也不能夠讓寒門小戶晉升到頂層。” “這李世民還真是對科舉制沒有半毛錢的貢獻!” “這一下就說的很清楚了。” …………………… 李世民的鼻子都要氣歪了,為什么你每次都能拿我當參照物呢? 你不愧是我的死敵。 可下一刻,李世民就更郁悶。 因為李治也開口了。 相親相愛一家人: “這么說來的話,唐朝時期真正的科舉,那必須是從李治時期開始的。” “李治時期瘋狂的打壓門閥,這才能夠讓寒門小戶擁有通往頂層的機會。” “我就不明白了,為啥你們都不能吹一吹李治跟武則天呢?” “非要去吹什么都沒有的李世民。” ……………… 李世民此刻心拔涼拔涼的,這就是自己生的好兒子嗎? 而李淵卻是哈哈大笑,心想這副場景真是太好了! 我就指著他逗悶子了。 而大良皇帝朱溫此刻也認同的點點頭。 不良人: “這不就很清楚了嗎!” “為什么黃巢要造反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