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名字一模一樣。 這一下懂了嗎?” ……………… 臥槽! 朱棣當時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真是驚呆了,這就叫做一劍封喉啊!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關西孔子的爺爺叫做楊忠,這弘農楊氏的嫡系子孫,哪個敢起這個名字呢?” “這不是要當關西孔子楊震他祖宗嗎?” “這證據也太硬核了!” ……………… 聊天群里,劉邦,呂后曹操等人也是錯愕不已。 這證據也太給力了吧!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我去!” “這隋文帝楊堅還真不是弘農楊氏的人!” ……………… 朱溫眨了眨眼睛,他也是被這樣的結果給弄得懵逼了。 不過他心里十分不甘心。 不良人: “古代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就因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叫楊忠,跟關西孔子楊震的曾祖父同名同姓?!? “你們這就認為隋文帝不是弘農楊氏的人了?” “這有沒有太武斷了?” “這萬一是忘了呢?” …………………… 這一次,就連李世民都不想爭論這個話題了。 因為這在古代,那根本就不用思考。 陳通看了口氣。 陳通: “你只要稍微懂得古代的一些律法規則,你就不會問出這么無腦的問題。 古代的人起名字,可是非常講究避諱先祖的。 這跟西方人不一樣。 西方人非常喜歡使用自己祖先的名字,用以證明自己的血脈是有多么強大,張嘴閉嘴,我是誰誰誰的之子。 比如亨利一世,亨利二世等等。 還有威廉,伊麗莎白,愛德華等等。 連拿破侖都有二世。 這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血脈高貴。 而炎黃古代的禮法和傳統中,那是非常避諱這種事。 甚至皇帝登基,全國人都要避諱他的名字,趙光義改名的烏龍事件,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 尤其是在隋朝時期,頂級門閥之中,那可是非常講究血脈出身的。 所以他們先祖是誰,那一個個記得門清。 隋朝時期,這些貴族門閥的子弟必須要干的一件事。 那就是背自己的家族族譜。 他們要知道自己家族哪一代出了哪一個人,這個人他有多少房分支,勢力分布在哪里。 這都是他們以后要聯絡和拉攏的對象,也是他們日后要發展和壯大的基礎! 那個時代,不光要把自己家族的族譜倒背如流。 更可怕的是,你還要去背誦別人家的族譜! 為什么呢? 第一,就是因為體現你的學識修養。 第二,你不能犯了人家的忌諱,豪門大族之間交往是非常有規矩和禮節的,你不能張嘴中冒犯了人家的先祖。 第三方面,了解對方的實力。 記住對方的族譜,那就可以知道對方在無數代繁衍之后,他分了多少房,而這些房在哪些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這是為他們以后聯姻或者對付這個家族,做好充足的準備。 所以說,你在隋朝那個時代,你因為疏忽,把自己兒子的名字起成了自己祖先的爺爺? 你這不是扯淡嗎? 你這名字你是怎么能夠寫進族譜的? 你祭祖的時候,一個個念著自己祖先的名字,你不覺得可笑嗎? 大家都跪在祠堂里面,高聲念誦,后世子孫祭拜弘農楊氏先祖楊忠! 你們轉頭一看,后邊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楊忠,正在祠堂里撒尿玩泥巴。 你覺得這是在打誰的臉?” ……………… 岳飛一拍額頭,這歷史還真是真假難辨。 怪不得陳通說要用邏輯思維去驗證史料的真理。 這光一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么多東西來。 這一次性否定了所有史書。 太可怕了。 怒發沖冠: “把自己的兒子取成自己祖先的名字,這絕對是欺師滅祖!” “在任何家族,這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你這不是讓別的家族看笑話嗎?” “現在我絕對相信,弘農楊氏跟隋文帝那是沒有半毛錢關系。” “非但沒用,弘農楊氏肯定還不待見隋文帝楊堅,你爹都成了他們的祖宗?” “這輩分怎么論呢?” ……………… 武則天此刻美眸中滿是異彩,陳通真是太優秀了。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僅僅憑借一個名字,竟然就斷定了一樁歷史奇案?!? “不得不說,這才叫做真才實學。” “豬瘟,這一回你還有什么話要說?” “你不會給自己的兒子起個名字,直接用成自己祖先的?” “然后每天見到自己的兒子,你就見到了自己祖宗?” …… 朱溫臉一黑,你覺得我傻嗎? 這是有多腦殘才會這樣起名字? 就算他朱溫肯這么做,那他老朱家的那些宗族長輩,那還不打斷他的腿? 開什么玩笑。 在古代,宗族里面的家法,那有時候甚至都能大過國法! 打死你,朝廷都不會找這些人的麻煩。 你還敢這么干? 朱溫此刻也是沒話說了,因為陳通給的這個證據實在是太硬核,讓他都沒有辦法再繼續胡攪蠻纏。 繼續說下去的話,這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了! ……………… 崇禎此刻真是開了眼界,這就是陳通所說的多學科思維嗎? 原來破案這么簡單! 自掛東南枝: “隋文帝楊堅如果不是弘農楊氏的血脈,那他是什么人呢?” “隋文帝楊堅的出生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 此刻皇帝們都是一臉的古怪,原來他們對每一個開國皇帝的身份都有所誤解。 那么楊堅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陳通一笑,手指在鍵盤上飛快的敲擊。 陳通: “所以很多人研究隋文帝楊堅的時候,他從出發點就錯了,你連他的身份都沒有搞清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