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該死的曹操,你這完全破壞了我美好的生活呀! 真是不當人子! 他現在盡量避免讓妲己幫自己抓虱子,妲己都不滿了,以為他移情別戀了。 這到哪里解釋呢? 人皇帝辛可不會蠢到,把曹操發過來的圖片給妲己看,這非把美人給氣死不可。 所以人皇帝辛最近就等著曹操被開瓢了。 讓你來惡心我! 真不是個東西。 人皇帝辛甩了甩心中雜亂的思緒,這又關心起聊天群里的內容。 他覺得歷史非常奇怪,隋朝出現的一些事情,竟然要用到漢朝的人物去證明!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要一個漢朝的太監來證明隋朝的政策。” “我怎么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 別說人皇帝辛這么想,其他人都是這么想的。 誰也沒有想到,陳通竟然是用漢朝的人物去證明隋文帝的策略。 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其他皇帝都想知道這有什么關聯呢? 而陳通眼中閃過了一抹玩味的笑意。 陳通: “你們可能對這個漢奸不太了解,他名字叫做:中行說。 他是漢文帝時期的人。 漢文帝時期,那是需要跟匈奴和親的,公主要去遠嫁匈奴,必須就有人跟著一起服侍公主,叫做送嫁。 而隨行的太監肯定少不了。 選來選去,就把這個‘中行說’選進去了。 但這個太監那可是的非常有個性的,他當時就表示,我不能去,我死也要死在故土。 他才不想到匈奴那里過如毛飲血的生活。 可他的小胳膊扭不過大腿,最后,漢王朝還是把他強行送到匈奴。 這個‘中行說’當時就表示:我如果去了匈奴,那我一定要讓漢王朝付出慘痛的代價! 于是他跑到匈奴去,就為匈奴王出謀劃策,成為了匈奴的第一謀臣! 他憑一己之力,讓匈奴的實力呈現幾何級增長。 而‘中行說’給匈奴王提出的第1個建議,那就是絕對不能夠使用中原文明出產的一切商品! 尤其是麻布絲綢! 為什么呢? ‘中行說’對匈奴王道: 第一。 草原騎兵為什么在草原上威力巨大呢?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穿的是獸皮。 北方草原,風大沙大,更有毒蟲猛獸,荊棘叢生。 匈奴人身上穿的皮衣其實就是軟甲。 但你如果穿著中原的麻布絲綢,這仗還沒有打呢,就被野草荊棘把身上的衣服全給撕碎了。 那衣物就失去了軟甲的保護作用。 只會降低匈奴騎兵的戰斗力! 第二。 披上獸皮毛,整日跟野獸生死搏殺,這就能夠練就匈奴的鐵血軍魂,以及兇悍的體魄。 但你如果整天穿著綾羅綢緞,享受著中原王朝貴族的精細美食,那你怎么還能吃得慣北方的這種粗糙食物呢?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到時候,匈奴奢靡腐化之風盛行,人們之間就會攀比誰比誰過得更為舒坦,而不是誰比誰更會殺人! 這樣的匈奴,只會越來越弱,遲早被大漢給滅了。 第三。 那就是最可怕的。 你匈奴如果移風易俗,享受著中原王朝的生活習慣,那你是不是要花大力氣去得到這些奢侈的商品? 你想怎么去獲得呢? 買嗎? 還是搶呢? 等有一天,所有匈奴人都想獲得這種東西,而你匈奴王又無法給予的話。 他們會不會轉過頭來變成中原王朝的走狗? 開始瘋狂內斗? 你的經濟被對方完全控制,人家直接切斷對你的物品供應,你就得發生內亂呀! ‘中行說’對匈奴王一番勸誡之后, 匈奴王這才驚出了一身冷汗。 當時就下令,所有匈奴人不準穿綾羅綢緞,也不準去模仿中原王朝的生活習慣,他們要堅守游牧文明的各種習俗。 匈奴王更是把‘中行說’拜成了自己的第一謀臣,什么事都跟他商量。 其實在漢朝的時候,中原王朝對付游牧文明,就已經有了這種方面的嘗試。 而鹽鐵令的出現,就是想要在經濟方面對匈奴人進行一定的限制。 可當時,漢武帝的主要策略是滅掉匈奴,所以在經濟控制方面,他做得并不深入。 但是,經濟控制的威力,那早就被有識之士所洞悉。 一個漢朝的太監,他就有這樣的見識。 可笑群里的很多人,他根本就沒有明白經濟控制真正的厲害之處。” ? ?求訂閱,求支持,求月票! ? ????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