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720章 732.隋文帝的恐怖,三權分立!(4200字求訂閱) 聊天群中,皇帝們都不淡定了,就陳通剛才提到的理念:皇帝集權,宰相分權。 這還不是顛覆性的成果? 尼瑪! 這個三省六部制到底有多恐怖呢? 就是劉邦也心神搖曳,這才看出他跟秦始皇之間的差距。 起碼他就沒有感覺到三省六部制還能隱藏什么?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趕快說呀!你這樣會急死人的。” “三省六部之制中到底有什么顛覆性的成果?” ……………… 此刻的皇帝們都死死的盯著聊天群,他們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求知欲。 因為這是他們完全陌生的領域。 而崇禎早就擺好了宣紙,酂好了筆墨,就等著做一個課代表。 而李治也暫時放下了追老婆的心思,這一次可是說到了他都不熟悉的領域,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江山永遠都是第1位的。 而如何能讓江山更加穩固的知識,那必須第一時間掌握在手。 女人什么的還得往后靠。 不錯,他李治就是傳說中的愛江山不愛美人。 當然,如果江山和美人都可以得的話,那他也樂享其成。 ……………… 陳通此刻也是非常緊張,因為他并不是專業研究政治制度的,尤其是對比炎黃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制度。 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陳通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讓紛亂的思緒快速的整理聚集。 陳通: “首先說第1點,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它不但分割了相權,最重要的是,它分割了三種極其重大的權利。 那就是決策權,表決權,執行權。 什么叫做決策權呢? 那就是集體來決定一個政策。 而表決權是什么? 那就是對這個政策進行復議和審核,看這個政策是否符合當時的國情。 這主要是為什么? 就是怕一拍腦袋就決定,然后出現決策的重大失誤。 而執行權是什么? 這個大家應該非常理解,那就是具體到各項政策的實施,這也是尚書省的職責,就是把決定的國策實施下去。 也就是6部的職責。 三省六部制,其實也構建了一種三權分立的思想。 讓決策提出,審核表決,以及政策執行,這三個流程完全分開。 只有國策在任何一個流程被否定,那么這個國策就不能實施。 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國策失誤。 而這樣的改革,它其實讓國家的治理在最高的權力階層,變成了一種非常標準的程序化流程。 這就是一次重大的改革。” ……………… 陳通輸完,一些皇帝茫然無知,有的皇帝皺眉沉思,有的皇帝卻豁然驚醒。 人皇帝辛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第一個開口評價。 反神先鋒(上古人皇): “好一個三權分立!” “這的確是一項巨大的進步,這可以讓專業的人更加專業。” “制定國策的人主要制定國策,復議審核的人主要復議審核,而擁有強大執行力的人,那就主要去執行國策。” “這樣一來,術業有專攻。” “而且三種權力相互制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國策失誤。” “而且各個環節還可以相互反饋信息。” “這的確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思想。” ……………… 秦始皇也是連連點頭,這還真是一項重大進步。 相比于他建立的那個制度,的確進步了不少,隋文帝這真是用心了。 劉邦,曹操等人都在細心揣摩著這種制度的好處。 光是從這些三權分立來看,隋文帝時期的政治制度已經非常成熟了。 殺白蛇的不都是許仙(詭道圣君): “那就讓我來猜一猜,尚書省就是國策的執行者。” “中書省應該是國策的制定者,畢竟一般的中書省都是最重要的部門。” “那么門下省,就應該是國策的復議和審核部門。” “三個部門都有各自的職能,他們應該是相互監督,互不領導,平行架構。” 劉邦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輕輕的敲著桌面,發出有節律的響聲,而他的思緒早就沉浸在劇中社會體制架構中。 體會著這三權分立又三權相互制約的思想。 他心中不由得出現了一個滑稽的感覺,為什么這個三就這么容易出現呢?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而三足鼎立,卻又是最穩當的。 分宰相的權利時,最后卻衍生出了三權分立。 劉邦嘴角抽了抽,我這是想什么呢? 我這是要悟道嗎? ……………… 李世民這才清楚隋文帝三省六部制的架構邏輯。 此刻他想得更多。 再結合陳通說的皇帝集權,宰相分權。 李世民就體會到了另一層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