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710章 722.隋文帝,西方人眼中的世界霸主?。?100字求訂閱) 陳通聳了聳肩,說真話都要被人噴嗎? 那就無所謂了。 反正在李世民的粉絲眼中,所有不利于李世民的證據,那都是假的。 陳通: “首先你們要明白一件事,李世民的詩句中原話不是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李世民的詩歌中,原本這句話叫做: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這是出自于《賦蕭瑀》這首詩歌。 那我們再來看一看,這是不是抄襲楊廣的呢?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李世民和楊廣的這句話,意思其實都是一個意思,表達的句式也是一模一樣的。 用板蕩來替換掉了亂世。 而能夠證明這句話最有問題的一個詞,那就是誠臣。 我只能說一句,李世民抄襲的時候真是太不小心了,你哪怕把‘誠臣’這個字換成‘忠臣’,你也不會留下這么大的漏洞。 其實這句話中,按照語言習慣來說,他最應該說的就是‘忠臣’。 可為什么楊廣要說‘誠臣’呢? 這就涉及到楊廣需要避諱的這個字,忠! 知道楊廣為什么不說‘忠’字嗎? 那就是因為,楊廣的爺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名字叫做:楊忠! 所以楊廣在稱贊楊素的時候,他才會說:疾風知勁草,亂世有誠臣,而不說亂世有忠臣。 李世民在抄這句話的時候,他就忽略了這個問題,他竟然把隋朝避諱的詞句給嚴封不動的抄了上去。 楊廣需要避諱自己的爺爺,你李世民需要避諱嗎? 不需要好不好。 你把人家避諱替代用的字都抄上去了,這就等于你把別人的錯別字都抄上去了,這還不是抄襲嗎? 而且很多學者都認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句話的原文,就是出自楊廣。 畢竟,一首詩歌會經常潤色,會有不同的版本。 唯一可惜的是,史書中之出現了一個版本,那就是楊廣的:疾風知勁草,亂世有誠臣。 不過,這已經足夠證明,李世民這就是光明正大的抄襲楊廣的詩句?!? ……………… 好! 朱棣拍著桌子,心情舒爽的無以復加,太喜歡這種打假環節了。 誅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真是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抄襲,竟然會把錯別字給抄襲上去?!? “這簡直是抄襲的最高境界?!? “這你還怎么抵賴呢?” “陳通這簡直太給力了。” “就喜歡這種用事實證據來說話?!? ……………… 李淵捂著臉,他真是不想認李世民了。 平平無奇李家主(亂世雄主): “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你抄的時候能不能用點心?!? “不要把別人有特別含義的字給用上去?!? “李世民怕不是忘了,楊廣他爺爺叫楊忠,李世民的爺爺可不叫李忠?!? “人家說誠臣,你也跟著說誠臣?” “你不覺得別扭嗎?” ………………………… 曹操直接就給陳通豎了一個大拇指,真不愧是我們老曹家的人。 人妻之友: “陳通,你干的漂亮!” “這波打假不要太硬核。” “我看下次誰還敢用這句話來吹李世民?” “最討厭的就是那些抄襲別人,還去鄙視別人的人!” ………… 李治搖了搖頭,心想著老爹,你這回讓人給抓住小辮子了吧。 我想幫你都不可能了,實在是有心無力。 你咋能這么不小心呢? 相親相愛一家人: “咱們沒有寫詩的天賦,你就不要硬寫呀。” “你看看劉邦,雖然人家寫的不多,但留上了一兩首,那也絕對是薈萃人口?!?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聽聽,誰不知道這句詩呢?” “可有誰聽過唐太宗李世民的詩呢?” “沒有吧。” “你說李世民是文化人,可你連劉邦都比不過,你說你尷尬不?” ………… 你!~~李世民此刻郁悶的要吐血了,我尷尬你大爺! 你個不孝子。 你不給我解圍也就罷了,你竟然還要落井下石,太不是東西了。 你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 此刻的崇禎完全懵了,怎么會這樣呢? 這是欺負我沒見過世面嗎? 自掛東南枝: “我去,我把這句話說了這么久,我以為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著名的三句格言之一。” “卻沒有想到,這竟然是李世民抄襲楊廣的?!? “這還真是全方位的學習楊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