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們于家的子弟,雖然清貧,卻每一個都是詩書滿腹,與金家的富足卻文墨粗疏絕對是兩個相反的極端的。 只是不知,她的這位通過了家中層層的考驗最終將她給贏娶回家的夫君,到底在何時曾經與她相見過呢? 見到了自家的小媳婦一臉的疑惑,金不換第一次有了一種名為先知先覺的滿足感。 媳婦過于有學問了就是有這樣的壓力。 許多他都不曾知曉的東西,媳婦都比他知道的多,這就致使他在很多地方都無法展現自己的偉岸形象了。 難得還有于家的姑娘想不通的事情,金不換可不得好好的分說一下嗎? “娘子,不知道你可曾記得,三年前,于家的大哥受邀參加了一次京都城內很有名的花簽會,那是當年還是逍遙王的司徒景臺舉辦的,許多世家,文人齊聚一堂的盛會。” “因逍遙王為了討好我當初的訂婚對象,步家的姑娘,還特意將此次的聚會,分成了男女兩個場地。” “當中由逍遙王府邸之中的一條人工河畔分割開來,水面上兩座小亭子之中,男男女女的隔河相望,頗有一些鄉野之間相看的野趣?” 被金不換這么一提醒,于家的姑娘就想起了那場讓她很不適應的聚會。 她隨著兄長來到京都參與那一年的科舉,作為南江大儒之子女,文山書院山長的孩子,在士林之中的清名自然也讓她與哥哥二人皆都收到請柬。 她原以為這場聚會會像是她在南江曾經參與過的文會一樣,女兒家的是單獨獨處在一起的。 誰成想待到進到了會場之后,才發現,這京都城內的勛貴與世家子弟之間竟是毫無男女大妨的混處在一起。 十分不適應的于姑娘,就主動的避讓在了諸多姑娘家的身后。 這一場等同于步搖蓮姑娘一人的專場文采秀的宴會,于姑娘卻是一盞茶都不曾吃,生生的就避到了最后。 而于家的大哥在看到了這場變了味道的宴會之后,那是當機立斷,連逍遙王的臉面也不曾顧及,找了一個由頭就將自己的妹妹從這不堪的聚會之中給解救出來,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座逍遙王的府邸。 可是,這場聚會又與自己的夫君何干呢? 看著自家媳婦那清澈又不解的眼神,金不換覺得,既然是準備攜手一生的伴侶,那么有些事情就必須與人交代清楚,而有些傷疤也必然要坦然的揭開。 于是,金不換帶著一點憂郁有慶幸的笑,與于姑娘繼續分說了下去。 “那時候我就在那個宴會之上,而那個與逍遙王眉目傳情的步姑娘,怕是媳婦你也聽說過吧,那就是我曾經的未婚妻。” “一個男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未來的妻子毫無廉恥的與旁的男人眉目傳情,毫無顧忌的詩詞調戲,就朝旁若無人的擁抱在一起了,你能感受到我的心情嗎?” “那時候我也是金家培養出來的頭腦清晰的未來家主,在知道我金家與逍遙王對上之后是半分勝算也無的時候,為了家族我也只能憋屈的忍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