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假以時日,這幾股勢力糾纏在一起,翻手覆雨的就將朕的大魏國給顛覆了。” “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您說是嗎?王首輔?” 這一聲王首輔,腔調上揚的很有深意。 讓這位已經裝聾作啞慣了的老臣終于抬眼望向了他以前并不曾多放在心上的帝王所向。 王首輔覺得,他輔佐在這位帝王的身旁數十年,竟然從不曾真正的看透對方的心思。 今天的這場發難,更是讓他始料不及。 王首輔覺得,他原本的平穩致仕的愿望怕是要在今日落空了,他大概會跟他身側的那個看不清狀況的國舅爺一起,要被皇帝陛下灰溜溜的趕回家了。 所以,當王首輔毫無反抗的彎下腰,高舉起雙臂準備施禮接受來自于帝王的震怒的時候,卻聽到上首的那位年輕的帝王……十分惆悵的嘆氣之音。 “王首輔,難道到了這個時候,你也不曾聽出朕的話語之中的深意嗎?” 那語氣之中竟帶著三分的哽咽。 讓王守成詫異的抬起頭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個眼泛淚光的帝王,正在凝視著他所在的方向。 因為驚懼,王首輔立馬就將剛剛昂起來的頭又再一次的低了下來,卻聽到了來自一位帝王對于一個臣子來說……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訴說。 “王首輔,朕的記憶力實際上是非常之好的。” “朕自十一歲登基以來,你在朝堂上每一年,每一旬所提出來的新政,建議的方案,提拔的人員,朕都不曾忘記。” “但是隨著朕的年歲增長,朕的王首輔所做的這些事情,也在慢慢的減少。” “直至朕親政四年之后,就徹底的消失殆盡。” “從朕入弱冠之齡,大魏國的文壇領袖,文官之首,就不曾在朝堂上再多說一句。” “自那個時候起,朕從王首輔的口中聽到最多的話語就是,老臣附議。” “對于你贊同的,你說的是這一句話,對于你反對的,你仍然說的是這句話。” “朕以為,在今天這種舉全國之力發起的戰事之中,王首輔總歸要說幾句不同的,可是朕沒想到,王首輔到朕將一切都敲定的時候,還是一言不發。” “朕真的是很失望啊,王守成,你還是那個朕曾經認識的那個不畏強權,敢用戒尺打朕的手心的王守仁嗎?” “還是說,為了防止君臣猜忌,為自己的王氏家族留出后路,你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朕從不曾認識的王首輔了。” “難道說,一個人的官聲,他的家族的安危,就真的比大魏國的繁榮鞏固,對一個君主的忠心效忠來得重要嗎?” “是,朕不是神,不能讓所有人都圍著朕來轉。” “但是朕了解朕幼年的老師,朕了解輔助政事,將朕一手推向了那個寶座,并讓朕做的越來越穩當的那個王守成,不是現在這幅模樣。” “他若只想做一個權臣的話,在現在就不會有朕的話語權,依照他的能力,他會將整個朝堂牢牢的把控在自己的手中,而朕的這個對于西岳國用兵的決策,也絕對不會實施成功的。” “但是朕的老師,那個朕視作叔伯一般存在的人,他并不曾對朕做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兒。” “他的沉默,他的中庸,他的不開口,不爭搶,只是還想在那個位置上看著朕的成長罷了。” “朕的老師,一定是想看朕成長成為頂天立地的君主,成為能讓大魏國繁榮昌盛的明君。” “可是王守成,朕的王首輔啊。” “朕絕對不是那種會猜忌自己的恩師,猜忌自己的恩人的卑劣小人。” “朕的胸懷當得起一代名君,朕也絕不會做那卸磨殺驢的權謀之策。” “朕只希望,王首輔,王恩師能夠多給朕一些信任,多給朕一些關愛,能將朕之大魏國的國事替朕分擔一些。” 說到這里的顧崢無語哽咽,他從龍椅上緩緩的站起身來,走到了王守成的面前,對著這位最有智慧的老者,深深的附施了一禮,驚的依然保持著施禮形態的王首輔趕忙就扶住了顧崢即將要拜下去的大禮。 “陛下……陛下折煞老臣了啊……” 說這話的時候,王守成是淚流滿面,他看著這個等同于自己看著長大的帝王,第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哆嗦著嘴唇,給出了他將會為此鞠躬盡瘁的話語。 “好,陛下,老臣錯了,以前的老臣是想岔了。” “從今往后,老臣必當變成陛下心目中的那個老臣,再也不畏懼,不退縮,為陛下之大魏國的霸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好啊,好啊!!” 背扶住的顧崢反手一把就抓住了王首輔的雙手,眼淚也跟著潸然而下:“恩師,愿我君臣攜手,譜寫大魏一代盛世啊!!” “愿君臣攜手,譜寫大魏一代盛世!!!” 這是王守成的承諾,也是顧崢最終想要的結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