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家可以將船支停泊在附近臨時搭建的船舶碼頭外圍,等到你們需要的時候可以憑借著手續卡前來提船的。” 但是這些從來都十分聽從政府的安排的南莊子的村民們,第一次,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出了抗議之音。 “不行,濟城距離這里的路程還有幾十里地的路程,到時候若是又來上今兒個的這次狀況,那俺們可就抓瞎了。” “就是,那種風浪,停靠的再結實也是被吹走的份兒!” “更何況”環繞了四周一圈的顧崢就將眉頭皺了起來:“這周圍遷徙過來的難民竟然如此之多,若是真有什么不可預計的災難發生,怕是等到我們的人趕過來的時候,船,怕是也都不見了吧。” 被政府調集征用了起碼還有一個歸還的盼頭,最不濟還有物質上的補償。 但是若是被這些眼神之中全是驚恐,滿目瘡痍的難民聚集地的人給哄搶了呢? 他們這些按照規矩辦事兒的人的財產又有誰來保護呢? 見到于此的顧崢再一次的將此次幸存下來的所有的村民們聚集到了一起,而威武市剩下的半數的人也自發的聚攏在了他們的身邊。 他們仿佛以顧崢作為一個中心點,總覺得圍繞在他的身邊,就有著莫名踏實的力量。 而顧崢接下來的這個決議,也取得了眾人半數以上的同意。 除了那些家中的船只被毀,著實沒有什么物資可以牽掛的幾十個家庭愿意往內陸繼續遷徙之外,其他的人們竟是有一戶算一戶的……都同意了顧錚這個……與這個靠近碼頭的接待點之中的難民互換遷徙點的主意。 因為一個地區能夠容納的人口有限,東省不少的城市在干旱季節中就已經接納了第一批的遷徙市民,可是這第二波的災難來的太過于猝不及防,半個省份的幸存者都開始往省會西部的城市之中遷徙。 那么遷徙的人根據抵達的時間不同,所遷徙到的位置也是有遠有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