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蒸餅,湯餅,麥飯,粟粥,再無其他。 大早上的吃炙烤,那是給自己找不痛快的,而肉羹,魚燴這種高檔次的吃食也不是顧崢目前的收入水平能夠消費的起的。 入了店的顧崢,瞅了瞅旁邊桌上已經擺上的飯食,就替陳三寶和他一人要了一碗豆粥。 這年月,做吃食生意的沒有什么口味獨特,傳統秘方,他們店子之間比拼的就是經濟實惠和薄利多銷。 光是白飯,炊餅這種沒有滋味的種類是吸引不了回頭客的。 自然,店家在出售這些食品的同時就搭著送自家腌制的小菜或是大缸熬制的醬料,以套餐的形式整體配給的。 這么一端上來,光擺盤子擺碗的就能擺的滿滿當當,讓來鋪子中吃飯的人,先不管味道如何,這心中就感到好受實惠了許多。 對于這個時期的飯食,顧崢本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但是這些天吃過了顧崢收拾的飯食,嘴巴已經被養的有幾分挑剔的陳三寶卻是滿臉嫌棄的癟起了嘴。 就算是如此,這位懂事的孩子,卻是勉力的讓自己吃下去,他知道,現在孤身一人帶著他的哥哥不容易,而他如同以前一般任性生活……也一去不復返了。 他是個大孩子了,這點苦,他還是受得住的。 只不過他們身邊的這群年紀不小的叔伯們,也著實的沒見識了點。 這么爛的飯也是他們口中所謂的‘可口的飯食’? 那他們這輩子活的也太可憐了。 一旁的那群大叔大爺們對于陳三寶的內心所想是毫無知覺。 他們反倒是對于顧崢敢承下陳家鐵鋪的營生頗感興趣。 不少人都想瞧瞧,這個后生是真的出師了,還是就憑借著一身的血勇橫沖直撞,最后反倒是把自己給撞了個頭破血流。 只可惜,面前的這個孩子年紀不大,為人處世卻是世故圓滑。 那憨厚的笑容后邊是不動聲色的應對,直到這頓飯吃完了,工坊四門大開的準備收貨盤點的時候,他們也沒能提前目睹一下這孩子包袱中包裹著的真章。 算了,也不差這點工夫了,等到黃監造收貨登記的時候,大家也就都能看到了。 “排隊了啊,開始發放號牌!自己都自覺點,按照抵達的早晚,你們先把循序給排起來!” 說這話的是官辦工坊之中負責登記的刀筆吏,說完這句話他就走到驗貨作坊一側半敞開的空間中盤坐了下來。 那里有一案,竹簡竹簽若干,趁手刻刀三把,松煙的膠墨一盤,上遞用的絹帛文書一張,除此之外并無其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