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根據目擊者的證言,事件發生的時候,犯罪嫌疑人曾經親口表明過自己是個病人這一事實……” 其實有些事情夏實并沒有原原本本的說出來,比如她并不是跟傅集賢理一點交集都沒有。先前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她曾經頻繁的出入過傅集賢理入住的那間醫院,并且在此期間聽說過有關一個遭遇了嚴重車禍的年輕人的話題。 只不過她對這一點進行了隱瞞。 “畫像加證言嗎……但無論如何這兩個‘證據’的指向性還是太模糊了,恕我直言,這并不是什么關鍵性證據。就算我真的是那個犯罪嫌疑人,這也不足以指證我。” 傅集賢理搖了搖頭,把那張畫像還給了對方,同時在心中疑惑……當時我說過“我是個病人”這種話么? “畫的不錯,下半張臉確實跟我有一點相似度……我倒是樂得幫夏實小姐的忙,這樣吧,不久之后我可能就要返回東京,到時候如果方便的話,我可以去見一見你口中所說的目擊者,相信他們能證明我與那件事的無關性。 見面、然后讓目擊者進行判斷,這應該更干脆直接也更準確吧……如果夏實小姐能聯系到‘目擊者’的話。” 傅集賢理表現出了一種非常坦蕩的態度,就像這件事真的跟他一點關系都沒有一樣。 說白了,他對這種根本不可能查出結果來的事情并不在意。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真是非常感謝傅集賢先生的配合。” 傅集賢理點了點頭,然后繼續說道,“我能問一下為什么夏實小姐會這么執著于這件事嗎,從性質上來說,你描述的案件雖然有些惡劣,但實際上這也并不是什么重罪吧……起碼與殺人放火相比,我感覺盜竊侮辱尸體的罪名并不重。” 當然了,這只是缺乏專業知識的一般人基于習慣的認知和判斷。 “夏實小姐為此不惜跑到山梨縣來,其中是有什么隱情嗎?” 不論夏實有著什么樣的能力或者對于調查方面的天賦,但實際憑借著非常模糊的線索找到正確的目標肯定是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物力乃至財力的,查閱資料、實地調查、糾集線索總結推導、不斷試錯等等——不管怎么想,身為“第三方”的人是沒必要對這種事情投入過多的精力。 因為這很沒必要,甚至得不償失。 警方也不見得會多么在意這種案件,內部將其認定為“惡作劇”的可能性肯定要高過將其認定為要案的可能性。 所以一個女學生為什么要這么做?傅集賢理想要探究一下……他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似乎應該探究一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