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極》也參加了這屆伯林電影節,不過由于《無極》在去年就參加了嘎納電影節,所以《無極》并不參加這屆伯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簡單的說,陳凱哥帶著《無極》來伯林電影節,就是在其他非競賽單元展映一下,利用伯林電影節的名氣來做宣傳,借此更方便賣片。 不過陳凱哥的如意算盤還是沒打好,即便通過伯林電影節的宣傳,歐洲片商還是沒有主動找上門,想要發行《無極》。 在經歷韋恩斯坦兄弟公司退貨之后,歐洲這邊原本在嘎納電影節主動求購歐洲各國發行權的片商也紛紛選擇退貨,唯一沒脫貨的只有琺國片商,畢竟嘎納就在琺國。 《無極》在嘎納電影節做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工作,花了將近三百萬美金,再怎么說,票房也不會太差,所以還是有人選擇碰碰運氣。 這不,張然參加《無極》歐洲首映儀式,也從伯林跑到了嘎納。 參加此番活動,張然只不過是本本分分,做個嘉賓,本來也沒張然什么事。 至于跟陳凱哥的交集,也不過是到場時的點頭之交。 但首映儀式后的晚宴,有些人卻挺讓張然覺得惡心的。 “張然制片人,請你發表一下參加此次《無極》歐洲首映式的感想吧!” “此前陳凱哥導演對《人在囧途》的評價并不好,對此張然你怎么看?” “《無極》遭北美片商退貨,對于此事張然你有什么想法嗎?” 提問是并不是歐美媒體,而是國內的媒體記者。 正所謂家丑不可外揚,在國內,關起門來隨意怎么批評都不為過,畢竟自己人,電影拍得爛,恨鐵不成鋼,說兩句都不行了? 但在國外,總歸是要注意一下形象的。 再說,《無極》也不是一無是處,得饒人處且饒人,有必要這樣,追到國外還落井下石嗎? 除了反感之外,張然也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為此,張然開口道:“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跨時代的電影,《無極》的出現,填補了國內魔幻電影這個類型片的空缺。 華語電影百廢待興,陳凱哥導演有這個勇氣開拓創新,這對他,對整個華語電影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而陳凱哥導演積極的在電影里運用了大量國際演員,世界水平的動畫特技技術,這也有利于提高華語電影的水平。 至于影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作為一部商業電影,怎么可能會十全十美呢? 真要找問題,《泰坦尼克號》不也能找出一大堆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