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堂上,肅穆的氣氛開始,因為接下來就要進行封賞。 但也有些詭異。 因為這樣的場合,王康竟然不在。 等了這么長時間,就是為了等他,而他回來了,卻是不來,這是什么意思? 這不免的讓人聯想。 而且今早他們都已經知道,昨天至游行結束,王康就被趙皇單獨召進宮中商談。 談了什么? 無人可知。 是談妥了?還是談崩?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至于這么重要的場合不來吧…… 一眾人各自心思異動。 而在此刻,趙皇沉聲開口道:“從去年開始,我們趙國經歷巨大動蕩,先有內憂,以劉章為首,公然對抗朝廷,其后越國用兵,燕國趁機大舉入侵!” “內憂外患,民不聊生!” “但寒冬終有過去之時,迎來春天,在這其中當然是有叛國不軌之徒,趁機煽動民意,霍亂國家,但也有多少有志之士,在此危難站出來,抵御外敵!” “他們都是英雄!” “是國家的棟梁,也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能有現在安定的生活!” “為表付出,特此封賞。” 在姜承離言罷之后,在一旁的海公公緊接著拿起一個冊子來到之前。 “宣平侯張敖,為北疆行省總督,在燕國入侵之際,臨危受命,奔赴前線,抵御敵侵,其心可表,其能可查……” “葉光赫,率領平叛大軍,平定北疆叛亂,勇猛精干,智計過人……” “李滄海,在戰爭期間,率領家族之人屢建其功,特地封賞……” “韓元易,出自永定伯爵府,在戰時舉家族全力趕赴戰場,今正式封為永定伯,任為永州刺史……” “王鼎昌,無論個人,還是家族都在戰中付出極大,對戰局勝利影響極大,現任為江夏郡郡守……” 一個個的人,皆有分封。 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對于爵位的封賞很少,大多都是官職的提升。 而對于原本有貴族身份的人更是如此。 如張敖任為參知政事,從地方踏入中樞,具有參政議政之權,品級提升。 如富陽伯王鼎昌,之前空有貴族頭銜,直接升為江夏郡郡守…… 類似的很多。 對于此,眾人的心里也都有數,趙皇至繼位以來,就開始推行新政,削藩斬貴。 對于分封貴族肯定是有所保留。 尤其是經此之后,之前有地方割據的大貴族基本都被清除,中央集權大大加大。 肯定是不會再允許之前的局面出現。 相比于處罰,分賞的人很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