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局勢依舊不容樂觀。 面對一眾大臣姜承離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什么好的提議?” “依微臣之見,不如派出使臣與燕國相談,商議賠款割地,暫緩局勢。” “連大人所言極是。” “此事休提!” 姜承離直接擺手道:“朕已經說過,不賠款,不割地,不和親。” “可是陛下,現今的情況是我們已經無兵可調,前不久才征兵二十萬討伐劉章,若再強征,恐怕民間怨念太多,而且軍需糧草,也難以跟上!” “其實還是有兵的。” 這時一個大臣開口道:“在京都之外,還有四支拱衛京師的城防軍,都是完整建制,也是精銳,不如派出兩支趕往前線,抵御燕國。” “臣附議!” “附議!” 一眾大臣都是諫言。 這是現今所能調用的唯一兵力。 “此事不可。” 兵部尚書吳之榮開口道:“四支城防軍是拱衛京師的最后防線,若是調出,京都安危何在?” 朝中官員議論不休。 姜承離輕咳了一聲,轉向了眾多大臣之首的一個老人。 這老人已有古稀之年,胡須花白,目中渾濁,臉面上皮松褶皺。 別人都在熱烈的討論,而他卻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 他正是當朝右相公孫博。 也是前朝宰相,肱股之臣。 聽聞姜承離所問,公孫博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而后移步殿中,聲音低沉的道:“依老臣之見,京都四支城防軍不到萬般之時,不可調動,不如放權給宣平侯張敖,由他擔任大將軍。” “征調西山行省各州府兵,統轄軍事。” “準奏!” 姜承離開口道:“就按右相所說的辦吧,張敖任西山行省總督多年,能力出眾,相信不會讓朕失望。” “另外朕再宣布一件事,封李家家主李滄海為南燕伯,自行募集家族私兵,限期內跟隨張敖,赴邊境抵御燕軍!” 一語皆驚! 引得整個朝堂都是震動。 這則分封簡直是毫無預兆。 李滄海這個名字或許有人會不熟悉,但他的兒子,人盡皆知。 那便是大名鼎鼎的武道天才,李御遙! 滄州李家,武道世家。 家族內子嗣多修武道,高手如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