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康首先準備確定的就是衡,即重量,他當然是不會采用前世所用的克,千克這種單位。 對于古代人來講,這種單位太拗口了,而且還不容易理解。 所以,他只能沿用本有的斤兩制。 可這個數值怎么確定呢,王康想到了一個辦法……用雞蛋來確定。 在他的記憶中,通常十個雞蛋為一斤。 他記得很清楚,在前世有一家專賣土雞蛋的,有時候生意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直接拿十個雞蛋為一斤。 土雞蛋相對較小,十個是一斤,而養殖場所產的,則是八個。 王康先是命人找來一筐雞蛋,他從中選出最勻稱的十個做計量,每一個是一兩,十個為一斤。 而后他又命人利用杠桿原理做出一個平衡稱來,以一個雞蛋為一兩的標準,得出來錢,這個單位。 有了計量以后就簡單了,王康沒有采用十六進制,而是直接采用十進制。 十錢為一兩,十兩為一斤,十斤為一鈞,十鈞為一石…… 比以前的衡量簡單準確,一目了然。 這樣統一的標準重量就出來了,而后他又命鐵匠,以此計量打造出精確秤砣。 一兩,二兩,五兩,一斤,二斤,五斤…… 打造出來后,齊鐵山看著新出的秤砣,呢喃道:“一二為三,二二為四,一五為六,二五為七,一二五為八,二二五為九,五五為十……” “康少爺,這?” 聽了齊鐵山之言,人們頓時驚醒,這么算來,一至十都有了。 而且計算起來也很是方便,很輕易得就能得出結果。 “統一的好處,你們以后自然會發現,王康笑著道:“這種稱重方式,就是你們以后生產施工的標準。” “有了這,以后在有配料時,就用此計算,絕對不會再出現問題。” “明白了,”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尤其是齊鐵山等造鐵部的人更是明白,這其中的意義…… 【作者題外話】:第一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