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知道裴琰之要來,馬金凰也是特意的把自己的一些在洛邑古城的徒子徒孫們都招了來,要知道,今年馬金凰可是已經一百歲了,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辦過百歲的大宴了,當時裴琰之還沒有拜師,跟著自己的幾位師父前來賀壽。 豫省的規矩,不過整壽,除了六十歲的整壽之外,再往后,就是在整壽的前一年,過一次大壽。 就像馬金凰老師,九十九歲的時候,就把百歲大壽給過了。 一百歲的老人,就算放在現代都算是祥瑞了。 更何況還是一位豫劇的藝術家,可以說,豫劇就是因為有這么一位擎天白玉柱在,才能夠力壓其他的劇種,排在戲曲界前三的位置上。 就算是梅文玖這種京劇界的大佬,見了馬金凰都要規規矩矩的叫一聲“師姐”,其他的人那就更不用說了。 裴琰之成為了馬金凰的關門弟子,要知道,有很多馬金凰的徒孫收的徒弟,都要比裴琰之大了。 看著有幾個比自己還大的人規規矩矩的給自己磕頭,叫自己“師爺”的時候,裴琰之也是一陣陣的頭皮發麻。 馬金凰則是坐在那里,笑呵呵的看著一臉囧像的裴琰之。 豫劇馬派,可是說是豫劇里現在最大的流派了,畢竟祖師爺還活著呢。 洋洋灑灑百十來號人,這些人只不過是洛邑古城一城的人,其他地方的人還沒有來,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聲勢。 最后,馬金凰揮了揮手,讓那些徒子徒孫們該干嘛干嘛去,只留下了幾個親傳弟子陪著。 裴琰之摸了摸頭上的冷汗,說道,“師父,咱們馬派的傳人怎么這么多啊!” 一旁的王玉紅,就是那個在“伶界小王爭霸賽”中和裴琰之曾經對陣過的豫劇小皇后,笑著說道,“師弟呀,這才哪兒到哪兒啊,咱們豫劇雖然不如京劇那么火,但是有一個優點,基礎好,人多!” 作為豫省的地方戲,豫劇可以說是得天獨厚,是全國最大的地方劇種,居全國各地方戲曲之首。 豫劇的專業團體更是排名全國第一,就算是京劇都要甘拜下風,不但是有國營的劇團,民營的小劇團那更是多不勝數,遍布全國各個省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