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退后項上吃一刀 就此與爺歸營號” 而這位武生演員,正是譚派的第八代嫡傳譚青松,譚家連續八代人都是京劇演員,這也可是算是京劇界的一段佳話了。 接下來就是裴琰之師徒出場了,他二人就站在李正素的身后,燈光還沒有打到他們身上。 忽然一束燈打到了郭賜寅的身上,只見郭賜寅身材雖然不高,但是化完妝之后,穿上了八卦衣,頭上戴著八卦巾,手中拿著一把羽扇,戴著一副黑色的髯口,一副倜儻瀟灑的樣子,真是如同那未出茅廬便定三分天下的諸葛孔明。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旌旗招展空泛影, 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 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 并非是馬謖無謀少才能, 皆因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 你連得三城多僥幸, 貪而無厭你又奪我的西城。 諸葛在敵樓把駕等, 等候了司馬到此好談談心。 命人把街道打掃凈, 等候司馬好屯兵。 諸葛亮我無有別的敬, 早預備下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 到此就該把城進, 卻為何在城外猶豫不定、 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 只有我和琴童人兩個, 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 你就來來來,進得城來聽我撫琴。” 郭賜寅唱的時候,臺下的韓平正也是微微頷首,這半年來,郭賜寅的長進之大,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之前就知道這孩子的天賦驚人,但是他見過了無數的天賦異稟的年輕人,所以也沒有放到心中,這才讓郭賜寅之前的師父撿了個漏,把孩子帶走了,但是險些也是把郭賜寅給耽誤了。 裴琰之在一旁聽著,也是暗暗的點頭,果然不愧是我徒弟,雖然我沒有教他幾句,但是他在自己師父韓平正的教導下,竟然已經有了這樣的火候,只能說自己的徒弟牛批,自己的師父更牛批,至于自己,裴琰之心中說道,牛批已經不足以形容我了! 等到郭賜寅唱完之后,裴琰之來收尾。 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了起來,之前的那些開胃菜就已經讓大家心滿意足了,那么最后這一頓大餐能不能值回票價呢。 “賢弟抬頭來觀瞧, 隊隊旌旗空中飄?!? 這兩句一出,大家就知道裴琰之唱得是什么了,正是《珠簾寨》的唱段,“數太保”。 而且,裴琰之也是在大家意料之內的沒有用馬派的唱腔,而是用的“余派”的唱腔,也就是余舒巖先生。 大家還知道裴琰之接下來要用其他流派的唱腔繼續唱,雖然很不錯,但是已經沒有驚喜了。 不過旁邊的樂隊則是有了一些變故,之前都是十多位弦師一起來拉弦,但是裴琰之唱得時候,只有一位弦師在拉弦,其他的弦師則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這讓臺下注意這一幕的評委和觀眾都有些吃驚,因為就算是評委,他們也是只看了之前的那些節目,而裴琰之并沒有進行過公開彩排,他說要給大家一個驚喜。 “大太保亞賽過溫侯貌, 二太保生來有略韜, 三太保上山擒虎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