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面拯救一百個瀕臨失傳的技藝,就會開啟的新的板塊,這個大餅畫的真大! 裴琰之回到家中,看了一下商城,發現商城內出現了一個分商城,打開之后一看,琳瑯滿目的都是一些華夏已經瀕臨失傳的藝術形式。 昆曲,皮影戲,京城琴書,……點翠,桃花塢木刻年畫,毛猴…… 裴琰之看得也是眼花繚亂,不光有瀕臨失傳的曲藝形式,還有更多的是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 看著這么多琳瑯滿目的傳統技藝都要失傳了,裴琰之也是非常的痛心,有一些技藝是因為時代變了,不需要了,沒有市場了,所以就慢慢的消失了。 現代工藝的發展,對那些傳統的手工藝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曾經有一位導演,在云滇省發現了一個美麗的村莊,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制作油紙傘,那一年,他已經80歲的高齡了,被認定為“傣族制傘傳承人”的坎溫老人,一生都在制作油紙傘。 削傘骨、剖竹子、固定傘古、棉線定型......油紙傘的制作極其復雜,每一次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稍微有一點錯誤,就會前功盡棄。 最后這一段視頻被發在了網絡上,引起了大家的震動,于是紛紛打電話給那個導演,說自己也想要一把這樣的油紙傘,導演也是非常的振奮,統計了一下,竟然有二十多把,這已經不少了,因為這位老人一年也未必能夠做出多少把油紙傘來。 但是當導演打電話過去的時候,接電話的人說,坎溫老人已經去世了! 導演的手機掉在了地上,屏幕摔碎了,他根本沒有感覺到,因為他的心已經碎了,傣族制傘從這一天起,再也沒有了! 華夏每天都會有這種瀕臨失傳的技藝在消失掉,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里,就有這么一個身懷絕活的人,默默的離開了。 就算是京劇界,也是如此,每一個老藝人的離開,都會或多或少的帶走一些他獨有的東西,這種東西是別人學不會的。 裴琰之看著自己商城里多的這些技藝,頓時心中也是充滿了斗志,之前裴琰之可以算是一個得過且過的狀態,因為自己依靠系統,所有的東西來的太容易了,所以就覺得自己就這樣吧,慢慢的總會成功的。 但是今天看到了這些瀕臨失傳或者已經失傳的技藝,裴琰之覺得自己的使命更加重了,京劇我所欲也,失傳的絕學亦無所欲也,二者憑什么不可得兼,老子有系統,只要有積分,一切皆有可能。 裴琰之花費了不少的積分,將皮影戲的所有技法全都學會了,而且還購買了一套皮影,包括了十多種皮影戲的劇目。 裴琰之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消息。 “今晚8點直播,希望各位親人們互相轉告一下,今天直播有驚喜!” 裴琰之的微博很久沒有發布正兒八經的消息了,之前的消息大概就是轉發的《赤伶》的電影宣傳,要么就是梅蘭方京劇團的演出宣傳,直播已經很久沒有做了,不是因為太忙,主要還是懶! 這一條消息發出,頓時微博上也是風起云涌。 “臥槽,真的假的,這個懶貨竟然真的要直播了!” “說什么呢,我家琰之大一點都不懶,就是有點不勤快而已!” “就是就是,一點都不懶,你看,這不是準備了驚喜嗎,不過這個驚喜準備的時間太長了,差不多有小半年了吧!” “差不多了,你們差不多行了,萬一琰之大看了之后,感覺心情不好,又取消直播了,那可怎么辦!” “琰之大心眼沒那么小吧!” “emmm!”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