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位導師坐回到了椅子上,裴景祺皺著眉頭問道,“這小子難道不知道忌諱嗎,怎么能把戲曲融入到流行歌曲中呢,這不是胡鬧嗎?” 崔玲瓏則是眉頭舒展,說道,“難道你們不覺得這樣很好聽嗎,我聽了一輩子戲了,忽然聽到琰之這首歌,頓時讓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 高峰則是一臉無所謂的說道,“現在的戲曲都太古板了,我們還在唱著那些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戲,美其名曰是傳統,其實就是古板。 我覺得這個挺好,最起碼,你們看看下面的那些孩子們,不光是那些觀眾,就連后臺的那些唱戲的孩子們,你看他們的眼睛,我能看出他們是真喜歡!” 裴景祺一看兩人沒有惱怒,也就不再去指責兒子了,也是笑著說道,“我也覺得這種形式不錯,之前就是因為京劇太故步自封了,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現在都快沒人聽戲了。 雖然咱們三個的票能賣出去,但是還有更多的唱戲的,現在連吃飯都快成問題了,上一次跟老劉他們開會,老劉急的嘴上都起泡了!” 老劉就是華夏京劇院的院長,華夏京劇協會的會長,劉長生,劉派老生,已經快八十歲了,看到了京劇的沒落,心中也是急啊,但是他也是沒辦法啊,年輕觀眾不喜歡京劇,那能怎么辦呢。 今天裴琰之給他們打開了一條思路,雖然不一定合適他們,但是這也是一條新思路。 “濃情悔認真,回頭皆幻景,對面是何人……” 忽然一段念白,讓三個人的頭皮都有些發麻,三人對視了一眼,眼中閃過了同樣的疑問,不是我教的,也不是我,我也不會啊! 崔玲瓏一臉震驚的說道,“如果我沒聽錯的話,這應該是已經失傳的昆曲吧!” 高峰也是點點頭,說道,“沒錯,這就是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失傳的昆曲,我當初在南方聽過最后的那位昆曲大師李秀琴唱過,就是這個味,哎呀,了不得啊,沒想到我徒弟竟然會這個,哎!不對啊,他從哪學來的!” 從哪學來的,這是裴琰之從民國二十六年帶回來的,當年他最開始學的就是昆曲,臨死前唱的也是昆曲中最有名的《桃花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