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僅是老頭,老頭身后的張家村人,都對著蘇哲深深的叩首。 見到張家村堅持,蘇哲最終沒有拒絕,因為他確實改變了張家村的命運(yùn),三個月來,蘇哲只是隨手指點,但是經(jīng)歷后世的他,隨手的一點,也讓張家村脫胎換骨。 一個簡單的紡織機(jī),一個脫殼機(jī),技術(shù)在他看來十分的簡陋,但是放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是非常的先進(jìn)了。 紡織機(jī),可以讓每家每戶,織出的粗麻布,速度大大增加,盡管只是粗麻布,但是對于張家村來說,那收入也是大大增加了,一個月,收入也是以前的數(shù)倍甚至更多。 單單這一點,就改變了張家村,如今張家村已經(jīng)兩個月了,不但這個冬天可以過的好年,未來也是光明的。 有了這織布機(jī),他們張家村未來,不在有人餓死,反而還可以毫無顧忌的繁衍后代了。 而脫殼機(jī),更是錦上添花,蘇哲還教會了他們制作饃饃,雖然沒有堿,無法做到后世那樣的大饃,又軟又香。 但是對于這些山民來說,利用小麥,制作出來的大饃,盡管有些苦并且還很硬,卻很管飽,這是最重要的。 味道什么的對于他們來說,絲毫不重要,比起他們每日消耗的粟米來說,這種吃食,更加的便宜還很方便。 而且更加重要的這也是一份生意,這些發(fā)黃的饃饃,放到洛陽城那邊,也是極為受歡迎,一個巴掌大的饃饃,足足有六兩重,成年的大漢,兩個就足夠一天的伙食了,而且這還不貴,只需要四錢,對于很多人來說,十分的劃算。 畢竟如果換成粟米的話,一些成年大漢,消耗的可能需要六錢甚至更多了。 兩個月,這份生意,也讓張家村賺取了很多五銖錢。 正是如此,再次見到蘇哲,張家村的人,那是由衷的感激。 接受了眾人的叩首大禮之后,蘇哲在村長的帶領(lǐng)下進(jìn)入了村內(nèi)。 說實話,對于這張家村,他之前只是雖說點化一下,發(fā)現(xiàn)卻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yùn),而這似乎也給自己帶來了絲絲的變化,仿佛那大漢的氣運(yùn)神龍,對于自己的限制似乎少了很多。 大漢氣運(yùn)神龍的限制,確實讓蘇哲有些難受,在洛陽這邊修煉,似乎也變得有些困難了。 這還是因為如今的大漢已經(jīng)陷入了末代王朝之路,氣運(yùn)神龍已經(jīng)衰落,要是巔峰時期,恐怕像他這種世外之人,來到大漢的中心洛陽,甚至整個修為都會被封住。 怪不得,道家不喜歡進(jìn)入這種繁華的城市,恐怕不單單是因為不想沾染紅塵,更多還是因為氣運(yùn)神龍的壓制,讓他們不自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