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想到即將會出現的危機感,劉飛洋就馬上讓人多準備十五挺DShk12.7mm口徑的高射機槍的操作組,來準備到時平射齊射鬼子再次來襲的部隊。 劉飛洋決定首戰之后的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以及后面的都要盡全力的打怕鬼子,盡量多殺一點,讓這些鬼子的進攻時間拉長, 好讓他能夠完成系統給予的堅守四行倉庫八天的作戰任務。 八天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是不短的。 要看戰斗的激烈情況, m2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相比于日軍的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槍、德軍的毛瑟98k步槍、以及蘇軍的莫辛納甘步槍,這些栓式步槍可是有著絕對的火力優勢,因為可以連射!” 不需要每打出一發子彈,就去拉動一下槍栓,然后才去退彈殼和推彈上膛。 可以直接連射, 所以在準備好了十五挺DShk12.7mm口徑的高射機槍的操作組之后,劉飛洋也是準備了一個營的兵力,清一色配備m2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并且讓這些官兵在鬼子還沒有大軍來襲之際,盡快熟悉這些步槍的操作方式,和射擊方式。 至于迫擊炮隊,和火箭炮的數量也是再次增加了一倍。 干完這些之后劉飛洋也是迅速的去看他的底牌之一坦克部隊了,這可是他使用來對抗鬼子的步兵部隊,和逃生的底牌之一。 除了坦克部隊之外,反坦克炮隊和火箭炮隊,也是他需要親自到達四行倉庫的首層哪里,進行視察的。 因為在淞滬會戰里面, 劉飛洋的武器裝備的要求和數量都是要比財大氣粗的滇軍,和中央軍的要多和新式的。 比如滇軍第60軍的武器裝備分配,可是擁有儼然差不多是“國軍之冠”之稱的精銳之師的最豪華的分配數目的。 因為滇軍第60軍下轄的每個步兵團有3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有3個步兵連及1個機槍連,機槍連裝備6挺哈奇開斯重機槍。 此外,步兵團還有直屬迫擊炮連和高射機槍連。 每個步兵連有148名戰斗兵,裝備有63支步槍、20支手槍、6挺輕機槍、3具擲彈筒。 第二、武器裝備先進,以法式武器和比利時武器為主。 軍直屬山炮團,裝備從德國購進的克虜伯山炮。每個營都有機槍連,配備7.9毫米重機槍,最高射速每分鐘800發。每個連擁有6挺輕機槍、3個擲彈筒。 這個裝備配置,在當時的淞滬會戰的部隊里面的火力配置,絕對是非常強大的。 此外? 每個士兵還配備一頂法式鋼盔。 第(1/3)頁